止渴飲鴆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鴆:毒酒。比喻只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后果。
出處清·壯者《掃迷帚》第24回:“若慮迷信一破,道德墮落,必以保存為得計,此又何異欲止渴而飲鴆,欲療瘡而剜肉?”
例子止渴飲鴆的做法不可取
基礎信息
拼音zhǐ kě yǐn zhèn
注音ㄓˇ ㄎㄜˇ 一ㄣˇ ㄓㄣˋ
感情止渴飲鴆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人的方法不對。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止渴飲鴆的意思解釋、止渴飲鴆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成語接龍(順接)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噎止餐 | 猶因噎廢食。語本《呂氏春秋·蕩兵》:“夫有以饐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 |
一飲一啄 | 原指鳥類隨心飲食,后也指人的飲食。 |
一飲而盡 | 飲:喝。一口氣就喝完了。形容喝得非常爽快。 |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 指對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學說就不能推行。現比喻不破除舊的、壞的東西,新的、好的東西就建立不起來。 |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 塞:堵塞;止:停止。比喻只有破除舊的、錯誤的東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確的東西。 |
不隨以止 | 不跟隨別人而半途停止。 |
不飲盜泉 | 比喻為人廉潔。 |
中道而止 | 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 |
臨渴掘井 | 臨: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準備;事到臨頭才動手想辦法。 |
臨渴穿井 | 穿:打。臨到口渴時才想到鑿井。比喻事到臨頭才想辦法。 |
為山止簣 | 比喻功敗垂成。語本《論語·子罕》:“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
舉止不凡 | 舉動不平凡。形容人的行為動作非同一般,與眾不同。 |
舉止大方 | 舉動不俗氣,不做作。形容人行為動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
舉止失措 | 措:安放,放置。舉動失常,不知如何辦才好。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和風度嫻靜文雅。 |
舉止自若 | 自若:象原來的樣子。舉動不失常態。形容臨事鎮定,舉動不失常態。 |
舉止言談 | 行為舉動和說話言論。指人的外在風度。 |
令行禁止 | 令:命令。行:執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發布就馬上行動;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暢而嚴明。 |
以刑止刑 | 猶以刑去刑。 |
以殺止殺 | 用嚴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
以湯止沸 | 用開水去制止水的沸騰。比喻處理問題方法不對,反而助長其氣勢。 |
以渴服馬 | 使馬忍渴受訓,從人驅遣。比喻用苛政治民,不能使人真心順服。 |
以火止沸 | 見“以湯止沸”。 |
以煎止燔 | 用加熱來制止燃燒。比喻處理方法不對,反而助長已成之勢。 |
伊何底止 | 同“伊于胡底”。 |
偃鼠飲河 | 比喻所需極有限。 |
鑿飲耕食 | 指百姓樂業,天下太平。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