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矜懲創(chuàng)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哀矜:憐憫。憐憫又懲罰。
出處宋 蘇軾《刑賞忠孝之至論》:“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chuàng)之。”
例子人的感情是很復雜的,哀矜懲創(chuàng)的現(xiàn)象時而有之
基礎信息
拼音āi jīn chéng chuàng
注音ㄞ ㄐ一ㄣ ㄔㄥˊ ㄔㄨㄤˋ
繁體哀矜懲創(chuàng)
感情哀矜懲創(chuàng)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對人的態(tài)度。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哀矜懲創(chuàng)的意思解釋、哀矜懲創(chuàng)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哀而不傷 | 哀:悲哀;傷:傷害;妨害;悲痛過分。①感情適度;悲哀而不過度傷心。后用來形容詩歌;音樂等含優(yōu)雅哀調;卻又感情適度而不過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適度或無傷大雅。 |
節(jié)哀順變 | 抑制哀傷,順應變故。用來慰唁死者家屬的話。 |
哀兵必勝 | 哀兵:由受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一說“哀;憫也”。憐惜和慈愛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懷著激憤情緒為正義而戰(zhàn)的軍隊一定能打勝仗。反引申為由橫遭侵凌殘害而悲憤滿腔的國家和民族;能奮起抗戰(zhàn);必獲勝利。②慈愛士卒而得人心者勝。 |
懲惡勸善 | 懲:責罰;勸:勉勵。懲罰壞人,獎勵好人。 |
開基創(chuàng)業(yè) | 指開創(chuàng)帝業(yè)。 |
嗚呼哀哉 | 舊時祭文中常用的表示對死者哀悼的語句;意思是“唉!傷心啊!”后用以指死亡或完蛋。 |
喜怒哀樂 | 形容人感情上幾種不同的表現(xiàn)。 |
嚴懲不貸 | 懲:處罰;懲處;貸:寬恕。嚴厲懲辦;決不寬容。 |
哀哀父母 |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時在暴政下人民終年在外服勞役,對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
伐功矜能 | 伐、矜:夸耀。指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
哀莫大于心死 | 最可悲的莫過于意志消沉和喪失進取心了。 |
勸善懲惡 | 勸:勉勵;懲:責罰。懲罰壞人,獎勵好人。 |
哀鴻遍野 | 哀鴻:鴻雁找不到安棲的地方;沒有目的地飛著;悲哀地叫著。比喻到處都是呻吟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 |
進善懲惡 | 見“進善懲奸”。 |
創(chuàng)巨痛深 | 創(chuàng):創(chuàng)傷。傷口大;痛苦深。比喻遭受重大的、令人極其沉痛的損失。 |
懲一戒百 | 見“懲一警百”。 |
懲羹吹齏 |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湯;齏:細切的冷食肉菜。被熱湯燙過嘴,吃冷食時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過教訓,遇事過分小心。 |
除邪懲惡 | 懲:處罰。清除邪氣,懲辦壞人。 |
哀毀骨立 | 哀:悲哀;毀:損壞身體。骨立:形容極瘦;只剩下骨頭架子。指因喪親極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間悲痛盡禮。 |
進善懲奸 | 進用善良,懲治奸惡。 |
哀喜交并 | 交:交錯。悲痛和喜悅交織。 |
哀聲嘆氣 | 指因傷感郁悶或悲痛而嘆息。 |
哀鴻遍地 | 比喻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民。 |
乞哀告憐 | 哀:憐憫;告:請求。乞求別人的憐憫和幫助。 |
哀感天地 | 形容極其哀痛,使天地都為之感動。 |
懲前毖后 | 懲:警戒:毖:謹慎;小心。吸取過去失敗的教訓;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錯誤。 |
矜名妒能 | 矜:夸耀;妒:嫉妒。夸耀自己的名聲而嫉妒賢能。 |
創(chuàng)業(yè)維艱 | 開創(chuàng)事業(yè)是艱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