錙銖必較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計較(錙:四分之一兩;銖:二十四分之一兩;二者是古代極小的計量單位)。
出處《荀子 富國》:“割國之錙銖以賂之,則割定而欲無厭。”
例子就是族中親派,不論親疏,但與他財利交往,錙銖必較,一些情面也沒有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
基礎(chǔ)信息
拼音zī zhū bì jiào
注音ㄗ ㄓㄨ ㄅ一ˋ ㄐ一ㄠˋ
繁體錙銖必較
正音“錙”,不能讀作“l(fā)iú”。
感情錙銖必較是貶義詞。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辨析錙銖必較與“斤斤計較”有別:錙銖必較側(cè)重于形容計較財物;“斤斤計較”不限于形容計較財物。
英語be alive to one\'s own interests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錙銖必較的意思解釋、錙銖必較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三人行,必有我?guī)?/a> | 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yīng)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
上之所好,下必從之 | 好:喜愛。在上的人喜歡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會跟著做。 |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 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嚴重損害。 |
兩虎相斗,必有一傷 | 斗:爭斗。比喻兩個強者互相搏斗,必然有一方要遭嚴重損害。 |
舉措必當 | 舉措:舉動,措置;當:適合,合宜。指行動措施完全得當。 |
事在必行 | 事情非做不可。 |
事必躬親 | 凡事一定親自處理。形容辦事認真。 |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 事情是必然要發(fā)生的,道理本來就該這樣。指某些事情無論怎樣防止,還是要出現(xiàn),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規(guī)律發(fā)生發(fā)展的,是無法改變的。 |
二者必取其一 | 只能在兩者中選擇其中的一種。 |
二者必居其一 | 居:占。只能在兩者中選擇其中的一種。 |
二虎相斗,必有一傷 | 兩只兇惡的老虎爭斗起來,其中必有一只受傷。比喻敵對雙方實力都很強,激烈斗爭的結(jié)果,必有一方吃虧。 |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慮:考慮;憂:憂愁。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出現(xiàn)眼前的憂患。表示看事做事應(yīng)該有遠大的眼光,周密的考慮。 |
從長計較 | 猶言從長計議。 |
以銖稱鎰 | 用銖同鎰相比,表示力量極不相稱,處于絕對劣勢。 |
以銖程鎰 | 用銖同鎰作比較,表示很不相稱。 |
以鎰稱銖 | 用鎰同銖相比,表示力量處于絕對優(yōu)勢。 |
眾好必察 | 眾好:大家喜愛。大家都喜歡的不一定就好,必須加以考查,才可以確認。 |
眾惡必察 | 惡:憎惡;察:考察。大家都厭惡的,必須深入進行了解,才可以確信。 |
何必當初 | 表示后悔過去的作為。 |
信賞必罰 | 有功勞的一定獎賞,有罪過的一定懲罰。形容賞罰嚴明。 |
先悉必具 | 纖悉:細微詳盡。細微詳盡,全都載明。 |
再實之木根必傷 | 一年之內(nèi)再度結(jié)果的樹,根必受傷。比喻過度幸運,反而招致災禍。 |
再實之根必傷 | 一年之內(nèi)再度結(jié)果的樹,根必受傷。比喻過度幸運,反而招致災禍。 |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指人或事物變化無常,分合無定。 |
分斤較兩 | 比喻為人小氣,過分計較。 |
分秒必爭 | 一分一秒的時間都要爭奪過來。形容做事的時間抓得很緊。 |
剝極必復 | 剝卦陰盛陽衰,復卦陰極而陽復。比喻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
勢在必行 | 行:做。從事情發(fā)展的趨勢看,必須采取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