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胡疐尾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比喻進(jìn)退兩難。
出處《詩 豳風(fēng) 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
例子宋·李綱《謝復(fù)觀文殿大學(xué)士表》:“而欲為曲突徙薪之謀,故與物多違而每致跋胡疐尾之患。”
基礎(chǔ)信息
拼音bá hú zhì wěi
注音ㄅㄚˊ ㄏㄨˊ ㄓˋ ㄨㄟˇ
繁體跋胡胡尾
感情跋胡疐尾是中性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指進(jìn)退維谷。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跋胡疐尾的意思解釋、跋胡疐尾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一塌胡涂 | 見“一塌糊涂”。 |
一榻胡涂 | 見“一塌糊涂”。 |
一派胡言 | 指不切實際的言語。 |
專恣跋扈 | 跋扈:霸道,不講理。專斷蠻橫,蠻不講理。 |
專擅跋扈 | 跋扈:霸道,不講理。專斷蠻橫,蠻不講理。 |
專權(quán)跋扈 | 跋扈:霸道,不講理。專斷蠻橫,蠻不講理。 |
專橫跋扈 | 專斷橫行;蠻不講理(跋扈:霸道;不講道理)。 |
臨深履尾 | 比喻處于危險恐懼的環(huán)境中。 |
乞憐搖尾 | 憐:憐憫;乞:乞求。狗搖著尾巴向主人乞求愛憐。比喻裝出一副可憐相向人討好。 |
亂作胡為 | 猶胡作非為。 |
亂語胡言 | 胡說;瞎扯。 |
從頭到尾 | 見“從頭至尾”。 |
從頭徹尾 | 自始至終。 |
從頭至尾 | 由開頭到末尾。指事情發(fā)展的全過程。也作“從頭到底”、“從頭到尾”。 |
伊于胡底 | 伊:句首助詞;于:到;胡:何,哪;底:盡頭。到什么地步為止(對不好的現(xiàn)象表示感嘆)。 |
依頭順尾 | 謂對上下各方都聽從、依順。 |
信口胡言 | 隨口亂說。指毫無根據(jù)、不負(fù)責(zé)任地瞎說。 |
信口胡謅 | 信口:隨便開口。毫無根據(jù)、不負(fù)責(zé)任的亂說。比喻不負(fù)責(zé)任隨口亂說。 |
信嘴胡說 | 信:由。由著嘴胡說八道。 |
倦尾赤色 | 比喻十分困苦。 |
刀頭燕尾 | 喻筆鋒勁利。 |
前跋后疐 | 《詩·豳風(fēng)·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毛傳:“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進(jìn)則躐其胡,退則疐其尾,進(jìn)退有難。”后以“前跋后疐”喻進(jìn)退兩難。 |
吳頭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時是吳、楚兩國交界的地方,它處于吳地長江的上游,楚地長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銜接。 |
吹胡子瞪眼 | 形容很生氣的樣子。 |
吹胡子瞪眼睛 | 形容生氣、發(fā)怒的樣子。 |
大頭小尾 | 猶“虎頭蛇尾”。比喻做事前緊后松,有始無終。 |
頭發(fā)胡子一把抓 | 比喻做事不細(xì)致,對于不同的問題不能區(qū)別對待而是籠統(tǒng)處理。 |
封胡羯末 | 均為兄弟的小名:封指謝韶,胡指謝朗,羯指謝玄,末指謝川。后用以稱美兄弟子侄之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