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趍
讀音qū注音ㄑㄨ繁體趍
部首走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左下包圍
五筆FHQQ統(tǒng)一碼8D8D
筆順一丨一丨一ノ丶ノフ丶ノフ丶
名稱橫、豎、橫、豎、橫、撇、捺、撇、橫撇/橫鉤、點(diǎn)、撇、橫撇/橫鉤、點(diǎn)
部首走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左下包圍
五筆FHQQ統(tǒng)一碼8D8D
筆順一丨一丨一ノ丶ノフ丶ノフ丶
名稱橫、豎、橫、豎、橫、撇、捺、撇、橫撇/橫鉤、點(diǎn)、撇、橫撇/橫鉤、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趍qū(ㄑㄨ)
⒈ 古同“趨”:“巧趍蹌兮。”
統(tǒng)一碼
趍字UNICODE編碼U+8D8D,10進(jìn)制: 36237,UTF-32: 00008D8D,UTF-8: E8 B6 8D。
趍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趍的意思、基本解釋,趍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趍【酉集中】【走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huì)》知切,音馳。《說文》趍趙,久也。
又《廣韻》趍,俗趨字。《詩(shī)·齊風(fēng)》巧趨蹌兮。《釋文》趨,本亦作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趍【卷二】【走部】
趨趙,久也。從走多聲。直離切
說文解字注
(趍)趍趙。二字句。夂也。夂、行遟曳夂夂也。楚危切。各本皆譌久。玉篇、廣韻不誤。趍趙雙聲字。與歭?、?箸、蹢躅字皆爲(wèi)雙聲轉(zhuǎn)語(yǔ)。從走。多聲。直離切。古音在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