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獅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獅(獅)shī(ㄕ)
⒈ 哺乳動物,雄的脖子上有長鬣,多產于非洲及印度西北部(通常稱“獅子”;古亦作“師子”):獅子舞。獅子搏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不輕視)。
統一碼
獅字UNICODE編碼U+72EE,10進制: 29422,UTF-32: 000072EE,UTF-8: E7 8B AE。
獅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漢英互譯
king of beasts造字法
形聲:從犭、師聲英文
lion※ 獅的意思、基本解釋,獅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獅
獅 shī
〈名〉
(1) 犬生二子稱“獅” [the dog gives birth to two children]
獅,犬生二子。——《廣韻》
(2) 猛獸名 [lion]主要是夜行性的貓科大型食肉類一種哺乳動物,現在大部分產于非洲的空曠或多巖石的地區,也產于亞洲南部,身體黃褐色,有帶叢毛的尾,雄性的有黑色或暗褐色的粗糙鬣毛。如:獅兒(喻雄視一世的俊杰);獅子口(獄門);獅子座(獅子坐。佛坐之處);獅子燈(獅子狀的花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