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碩
讀音shuò shí注音ㄕㄨㄛˋ,ㄕˊ繁體碩
部首石部總筆畫14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DDMY統(tǒng)一碼78A9
筆順一ノ丨フ一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名稱橫、撇、豎、橫折、橫、橫、撇、豎、橫折、撇、點(diǎn)
部首石部總筆畫14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DDMY統(tǒng)一碼78A9
筆順一ノ丨フ一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名稱橫、撇、豎、橫折、橫、橫、撇、豎、橫折、撇、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碩shí(ㄕˊ)
⒈ 均見“碩”。
統(tǒng)一碼
碩字UNICODE編碼U+78A9,10進(jìn)制: 30889,UTF-32: 000078A9,UTF-8: E7 A2 A9。
碩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great, eminent; large, big※ 碩的意思、基本解釋,碩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碩【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正韻》常隻切《韻會》常亦切,音石。《爾雅·釋詁》大也。《易·蹇卦》往蹇來碩。《詩·衞風(fēng)》碩人其頎。
又《風(fēng)》碩大且卷。《左傳·桓六年》博碩,肥腯,皆訓(xùn)大也。
又《增韻》充實(shí)也。
又與石通。
又葉常灼切,音杓。《詩·秦風(fēng)》辰牡孔碩。葉下舍拔則獲。《小雅》旣庭且碩,曾孫是若。《揚(yáng)子·太經(jīng)》我心孔碩,乃後有鑠。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碩【卷九】【頁部】
頭大也。從頁石聲。常隻切
說文解字注
(碩)頭大也。引伸爲(wèi)凡大之偁。釋詁、毛傳皆曰。碩、大也。兮傳曰。碩人、大德也。碩與石二字互相借。從。石聲。常隻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