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柿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柿shì(ㄕˋ)
⒈ 落葉喬木,果實為扁圓形或圓椎形漿果,黃或橙紅色,可食:柿子。柿餅。柿霜。
統一碼
柿字UNICODE編碼U+67FF,10進制: 26623,UTF-32: 000067FF,UTF-8: E6 9F BF。
柿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漢英互譯
persimmon造字法
形聲:從木、市聲英文
persimmon※ 柿的意思、基本解釋,柿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柿
柹 shì
〈名〉
(1) 柿樹 [persimmon]
(2) 柿樹屬落葉喬木,品種很多,葉子橢圓形或倒卵形,背面有絨毛,花黃白色。結漿果,扁圓形或圓錐形,橙黃色或紅色,可以吃。如:柿葉(柿樹的葉子)
(3) 這種植物的果實。如:柿糕(用糯米和干柿制成的一種食品)
常用詞組
柿餅,柿子康熙字典
柿【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正字通》同。○按世俗作果名,音士者,非。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柿【卷六】【木部】
赤實果。從木市聲。鉏里切
說文解字注
(拔)擢也。從手。犮聲。蒲八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