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罅
部首缶部總筆畫17畫結構左右
五筆RMHH、TFBF五行木統一碼7F45
筆順ノ一一丨フ丨丨一フノ一フノ丶ノ一丨
名稱撇、橫、橫、豎、豎折/豎彎、豎、豎、橫、橫撇/橫鉤、撇、橫、豎彎鉤、撇、點、撇、橫、豎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罅xià(ㄒ一ㄚˋ)
⒈ 縫隙,裂縫:云罅。石罅。罅縫。罅隙。罅漏(縫隙,喻事情的漏洞)。
統一碼
罅字UNICODE編碼U+7F45,10進制: 32581,UTF-32: 00007F45,UTF-8: E7 BD 85。
罅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英文
crack, fissure, split※ 罅的意思、基本解釋,罅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罅 xià
〈動〉
(1) (形聲。從缶( fǒu),虖( hū)聲。缶,瓦器。本義:裂,開裂) 同本義 [chink;crack]
罅,裂也。——《說文》。朱駿聲曰:“燒缶善裂,即考工旊人所謂薜也。”
劉注:“栗皮拆罅而發也。”
當中還罅著幾寸寬一個空當兒。——《老殘游記》
如合掌,中罅。——《徐霞客游記》
(2) 又如:罅裂(開裂);罅發(爆裂;開裂)
詞性變化
◎ 罅 xià
〈名〉
(1) 裂縫;縫隙 [crack]
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宋· 蘇軾《石鐘山記》
多松,生石罅,皆平頂。——清· 姚鼐《登泰山記》
(2) 又如:罅穴(縫隙和漏洞);罅洞(縫隙和漏洞);罅隙;罅縫
(3) 漏洞 [loopholes]
姑且修弊補罅,休勞息困,以與久疲之民相安。——王守仁《處置平復地方以圖久安疏》
(4) 又如:罅缺(缺漏)
常用詞組
罅漏,罅隙康熙字典
罅【未集中】【缶部】 康熙筆畫:17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呼訝切《集韻》《韻會》虛訝切,音嚇。《說文》裂也,缶燒善裂也。《廣韻》孔罅。《史記·田齊世家》然而不能傅合疏罅。
又與呼通。《唐韻正》易彖傳,百果草木皆甲拆,鄭註,拆,呼也。陸德明音義,呼音火訝切,蓋卽罅字。古人讀罅爲呼。漢書高帝紀釁鼓註,應劭曰:殺牲塗鼓。釁呼爲釁,呼卽罅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罅【卷五】【缶部】
裂也。從缶虖聲。缶燒善裂也。呼迓切
說文解字注
(罅)裂也。考工記瓬人所謂薜也。引伸爲凡裂之偁。從缶。虖聲。呼迓切。古音在五部。缶燒善裂也。說從缶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