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硝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硝xiāo(ㄒ一ㄠ)
⒈ 一些礦物鹽的泛稱:硝石。芒硝。
⒉ 用樸硝或芒硝加黃米面等處理毛皮,使皮板兒柔軟:硝皮子。
統一碼
硝字UNICODE編碼U+785D,10進制: 30813,UTF-32: 0000785D,UTF-8: E7 A1 9D。
硝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漢英互譯
saltpetre造字法
形聲:從石、肖聲英文
saltpeter, niter; > to tan※ 硝的意思、基本解釋,硝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硝 xiāo
〈名〉
(1) 硝石 [nitre;saltpetre]
硝,藥石也。方書硝七種。——《正字通》
(2) 又如:硝子石(硝石。又稱假水晶;也喻指眼睛);硝云彈雨(硝煙如云,子彈像雨。形容激烈的戰斗)
(3) 經過硝制變軟的皮革[tanned hides]
若南方短毛革硝,其如紙薄。——《天工開物》
詞性變化
◎ 硝 xiāo
〈動〉
(1) 用樸芒硝等鞣制皮革使變軟 [tan hides with nitre]
要送到皮園里硝了,趕出來做成坐褥,新年好放在馬上騎坐。——《醒世姻緣傳》
走了硝,天冷怎穿!——《西游記》
(2) 又如:硝熟(用芒硝、樸硝等揉制皮革使之變軟)
常用詞組
硝化,硝石,硝酸,硝煙康熙字典
硝【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相邀切《集韻》《韻會》思邀切《正韻》先彫切,音宵。硭硝,藥名。《正字通》方書:硝有七種:樸硝,芒硝,英硝,馬牙硝,硝石,風化硝,明粉。本作消,俗譌爲硝。
又《集韻》七肖切,音悄。石堅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消【卷十一】【水部】
盡也。從水肖聲。相幺切〖注〗?,古文。
說文解字注
(消)盡也。未盡而將盡也。從水。肖聲。相幺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