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歗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歗xiào(ㄒ一ㄠˋ)
⒈ 古同“嘯”:“歗歌傷懷,念彼碩人。”
統一碼
歗字UNICODE編碼U+6B57,10進制: 27479,UTF-32: 00006B57,UTF-8: E6 AD 97。
歗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roar, howl, scream; whistle※ 歗的意思、基本解釋,歗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歗【辰集下】【欠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玉篇》《廣韻》《集韻》與嘯同。《說文》吟也。《詩·王風》條其歗矣。《毛傳》條條然歗也。歗,籀文嘯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歗【卷八】【欠部】
吟也。從欠肅聲。《詩》曰:“其歗也謌。”穌弔切〖注〗臣鉉等案:口部,此籒文嘯字,此重出。
說文解字注
(嘯)吹聲也。召南箋曰。嘯、蹙口而出聲也。從口。肅聲。穌弔切。古音在三部。
(歗)吹也。吹大徐作吟。從欠。肅聲。穌弔切。古音在三部。口部以歗爲籒文嘯矣。此重出者、葢小篆亦從欠作也。詩曰。其歗也謌。今召南其嘯也歌。小雅白蕐歗歌傷懷、本亦作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