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稰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稰xǔ(ㄒㄨˇ)
⒈ 晚稻。
⒉ 食。
⒊ 古同“糈”,古代祭神用的精米:“費椒稰以要神兮?!?/p>
統一碼
稰字UNICODE編碼U+7A30,10進制: 31280,UTF-32: 00007A30,UTF-8: E7 A8 B0。
稰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稰xū(ㄒㄨ)
⒈ 谷類植物子實脫落的樣子。
⒉ 古同“胥”。
※ 稰的意思、基本解釋,稰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稰【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相居切《集韻》《韻會》《正韻》新於切,音胥。禾子落貌。
又熟穫也。《禮·內則》稰穛?!对]》熟穫曰稰,生穫曰穛。
又《廣韻》私呂切《集韻》《韻會》寫與切,音醑。義同。
又《韻會補》爽阻切,音所。祭神米?!肚皾h·揚雄傳》費椒稰以要神兮。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糈【卷七】【米部】
糧也。從米胥聲。私呂切
說文解字注
(糈)糧也。凡糧皆曰糈。離騷王注曰。糈、精米。所以享神。其一耑耳。從米。胥聲。私呂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