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綧
讀音zhǔn zhùn注音ㄓㄨㄣˇ,ㄓㄨㄣˋ繁體綧
部首糹部總筆畫14畫結構左右
五筆XYBG統一碼7DA7
筆順フフ丶丶丶丶丶一丨フ一フ丨一
名稱撇折、撇折、點、點、點、點、點、橫、豎、橫折、橫、橫撇/橫鉤、豎鉤、橫
部首糹部總筆畫14畫結構左右
五筆XYBG統一碼7DA7
筆順フフ丶丶丶丶丶一丨フ一フ丨一
名稱撇折、撇折、點、點、點、點、點、橫、豎、橫折、橫、橫撇/橫鉤、豎鉤、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綧zhǔn(ㄓㄨㄣˇ)
⒈ 布帛的寬度。
⒉ 古同“準”,標準:“丈尺一綧制。”
統一碼
綧字UNICODE編碼U+7DA7,10進制: 32167,UTF-32: 00007DA7,UTF-8: E7 B6 A7。
綧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綧zhùn(ㄓㄨㄣˋ)
⒈ 亂絲。
※ 綧的意思、基本解釋,綧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綧【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主尹切,音準。布帛幅廣也。或作綧敦,通作純。
又《玉篇》之閏切。亂也。
又《字彙補》與準同。管子:丈尺一綧制,謂丈尺各有準限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準【卷十一】【水部】
平也。從水隼聲。之允切
說文解字注
(準)平也。謂水之平也。天下莫平於水。水平謂之準。因之製平物之器亦謂之準。漢志。繩直生準。準者、所以揆平取正是也。因之凡平均皆謂之準。考工記準之然後量之、易繫辭易與天地準是也。從水。隼聲。之允切。按隼卽鵻字。鵻從隹聲。準古音在十五部。讀之壘切。考工記故書準作水。○準、五經文字云字林作準。按古書多用準。葢魏晉時恐與淮字亂而別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