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迸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迸bèng(ㄅㄥˋ)
⒈ 爆開,濺射:迸跳。迸發。迸濺。迸裂。迸射。
統一碼
迸字UNICODE編碼U+8FF8,10進制: 36856,UTF-32: 00008FF8,UTF-8: E8 BF B8。
迸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漢英互譯
spout、spurt、burst forth造字法
形聲:從辶、并聲英文
gush out; burst forth; split※ 迸的意思、基本解釋,迸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迸 bèng
〈動〉
(1) (從辵,并聲。“辵”( chuò)意思是在路上行走。本義:奔散,走散)
(2) 同本義 [run away;flee in disorder]
督將迸走,死傷過半。——《三國志·滿寵傳》
(3) 又如:迸豆之疾(像豆子倒入鍋內時亂迸那樣快);迸竄(逃竄);迸逸(逃竄)
(4) 涌出;噴射 [gush;spout]
銀瓶乍破水漿迸。——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迸泉(涌出的泉水);迸攛(噴涌飛濺);迸放(噴射發出)
(6) 爆開,斷裂 [burst;break]
打得眼棱縫裂,烏珠迸出。——《水滸傳》
(7) 又如:迸穴(迸裂而成的洞穴)
(8) 冒出,突然向外發出 [spout;spurt;burst forth]。如:迸竹(突出的竹子);迸云(穿云。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