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驃
部首馬部總筆畫14畫結構左右
五筆CSFI、CGSI五行水統一碼9AA0
筆順フフ一一丨フ丨丨一一一丨ノ丶
名稱橫折、豎折折鉤、提、橫、豎、橫折、豎、豎、橫、橫、橫、豎鉤、撇、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驃(驃)piào(ㄆ一ㄠˋ)
⒈ 驍勇:驃勇。驃騎(中國漢代將軍的名號。亦作“票騎”)。
⒉ 馬快跑的樣子。
統一碼
驃字UNICODE編碼U+9AA0,10進制: 39584,UTF-32: 00009AA0,UTF-8: E9 AA A0。
驃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驃(驃)biāo(ㄅ一ㄠ)
⒈ 〔黃驃馬〕黃毛夾雜著白點子的馬。
⒉ (驃)
造字法
形聲:從馬、票聲英文
charger, steed; swift, valiant※ 驃的意思、基本解釋,驃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驃
(1) 驃 biāo
(2) “黃驃馬”( chuángbiāomǎ)。一種黃毛夾雜著白點子的馬
(3) 另見 piào
詞性變化
◎ 驃
驃 Piào
〈名〉
(1) 古國名。驃國,在今緬甸境內 [Piao state]。如:驃信(古南蠻諸國的國君)
(2) 另見 biāo
常用詞組
驃騎基本詞義
基本詞義
◎ 驃
驃 piào
〈形〉
(1) [馬] 快跑的樣子 [(of horse)fast]
驃,馬行疾貌。——《集韻》
(2) 矯健;勇猛 [brave;valiant]。如:驃勇(驍勇);驃壯(剛烈健壯);驃駿(剛烈駿逸);驃悍(勇猛)
詞性變化
◎ 驃
驃 Piào
〈名〉
(1) 古國名。驃國,在今緬甸境內 [Piao state]。如:驃信(古南蠻諸國的國君)
(2) 另見 biāo
常用詞組
驃騎
康熙字典
驃【亥集上】【馬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毗召切,音票。《玉篇》驍勇也。
又《說文》黃馬發白色。一曰白髦尾也。
又《集韻》馬行疾貌。
又驃騎,官名。《前漢·武帝紀》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霍去病傳》作票騎。
又《集韻》笑切,標去聲。馬黃色。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驃【卷十】【馬部】
黃馬發白色。一曰白髦尾也。從馬聲。毗召切
說文解字注
(驃)黃馬發白色。發白色者、起白?斑駁也。釋嘼曰。黃白曰騜。毛詩衹作皇。然則皇卽驃與。牛部犥下曰。牛黃白色。與驃音正同也。一曰白髦尾也。謂黃馬而白鬛尾也。從馬。聲。毗召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