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瘀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瘀yū(ㄩ)
⒈ 血液凝滯:瘀血?;钛?。
統一碼
瘀字UNICODE編碼U+7600,10進制: 30208,UTF-32: 00007600,UTF-8: E7 98 80。
瘀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英文
a hematoma, contusion; extravasted blood※ 瘀的意思、基本解釋,瘀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瘀 yū
〈動〉
(1) 同“淤”。凝滯 [silt up]
瘀,積血也。從疒,於聲?!墩f文》
形銷鑠而瘀傷。——《楚辭·九辯》
(2) 又如:瘀血(體內某部位血液瘀滯;凝滯不流通的血);瘀肉(有病變的肌肉)
(3) 郁積;停滯 [pent-up]
傷寒瘀熱在里,身必發黃。——漢· 張仲景《傷寒論》
(4) 又如:瘀疾(停滯和急趨);瘀傷(氣血郁積成病)
康熙字典
瘀【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依倨切《集韻》《韻會》《正韻》依據切,音?!墩f文》積血也?!冻o·九辯》形銷鑠而瘀傷?!对]》銷鑠瘀傷,身體燋枯,被病久也。
又《揚子·太經》八爲疾瘀?!对]》瘀,疾也。
又《集韻》衣虛切,音於。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瘀【卷七】【疒部】
積血也。從疒於聲。依倨切
說文解字注
(瘀)積血也。血積於中之病也。九辯曰。形銷鑠而瘀傷。從。於聲。依據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