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憯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憯cǎn(ㄘㄢˇ)
⒈ 古同“慘”。萬分悲憐,凄慘。
⒉ 殘暴。
⒊ 鋒利:“兵莫憯于志,鏌铘為下。”
⒋ 竟然:“胡寧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
⒌ 憂傷:“故其風中人狀,直憯悽惏慄。”
⒍ 速疾之意。
統一碼
憯字UNICODE編碼U+61AF,10進制: 25007,UTF-32: 000061AF,UTF-8: E6 86 AF。
憯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sorrowful, sad; already, nevertheless※ 憯的意思、基本解釋,憯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憯 cǎn
〈形〉
(1) (形聲。從心,朁( cǎn)聲。本義:悲痛,傷心) 同本義 [miserable;pitiful;sad]
憯,痛也。——《說文》
怨之憯于骨髓。——《淮南子·人間訓》。注:“猶痛也。”
朕甚憯焉。——《漢書·東平思王宇傳》
寡人憯然不知所出。——《漢書·淮南憲王欽傳》
支體傷而心憯怛。——《鹽鐵論·誅秦》
故其風中人,狀直憯凄憯栗。——宋玉《風賦》
(2) 又如:憯惻(悲悽感傷);憯憯(憂苦的樣子);憯痛(哀傷悲痛)
康熙字典
憯【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正字通》俗字。《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感切,音慘。《說文》痛也。從心朁聲。《詩·小雅》胡憯莫懲。
又曾也。《詩·小雅》憯莫懲嗟。
又《大雅》憯不畏明。
又《集韻》此忝切。亦痛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憯【卷十】【心部】
痛也。從心朁聲。七感切
說文解字注
(憯)痛也。從心。朁聲。七感切。古音在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