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弛
部首弓部總筆畫(huà)6畫(huà)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XBN五行火統(tǒng)一碼5F1B
筆順フ一フフ丨フ
名稱(chēng)橫折、橫、豎折折鉤、橫折鉤、豎、豎彎鉤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弛chí(ㄔˊ)
⒈ 放松,松懈,解除:松弛。廢弛。弛惰(懈怠)。弛緩(局勢(shì)、氣氛等變和緩)。弛張(“張”,拉緊弓弦;“弛”,放松弓弦,喻興廢、寬嚴(yán)、勞逸等)。
⒉ 延緩:弛期。
統(tǒng)一碼
弛字UNICODE編碼U+5F1B,10進(jìn)制: 24347,UTF-32: 00005F1B,UTF-8: E5 BC 9B。
弛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漢英互譯
relax、slacken相關(guān)字詞
張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英文
loosen, relax, unstring a bow※ 弛的意思、基本解釋?zhuān)谑鞘裁匆馑加?b>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弛 chí
〈動(dòng)〉
(1) (形聲。從弓,也聲。本義:放松弓弦)
(2) 同本義:[unstring]
弛,弓解也。——《說(shuō)文》
弛弓尚角。——《禮記·曲禮》
一張一弛。——《禮記·雜記》
乃弛弓而自后縛之。——《左傳·襄公十八年》
弧弓弛而不張。——《楚辭·謬諫》
(3) 又如:弛張(一松一緊。弛,放松弓弦;張,拉緊弓弦)
(4) 松弛,放松 [relax;loosen]
弛,緩也。——《廣雅》
四日弛力。——《周禮·大司徒》。注:“息徭役也。”
病熱而筋弛。——《素問(wèn)·刺要論》
(5) 又如:弛易(松慢;變換);弛縱(放縱);弛玩(松懈玩忽)
(6) 解除 [lift]
令弛縣。——《周禮·大司樂(lè)》。注:“釋下之。”
弛周室之憂。——《左傳·昭公三十二年》。注:“猶解也。”
(7) 又如:弛解(解除警衛(wèi));弛防(解除防備)
(8) 毀壞;廢棄 [destroy;discard;abandon]
庶民弛政。——《禮記·樂(lè)記》。注:“去紂時(shí)苛政也。”
弛侯。——《谷梁傳·襄公二十四年》。注:“廢也。”
文公欲弛 孟子之宅。——《國(guó)語(yǔ)·魯語(yǔ)》
(9) 又如:弛力(舍棄力役的事情);弛政(除去苛政)
(10) 釋放 [discharge]。如:弛獄(釋放獄囚)
(11) 放下 [lay down]
弛于負(fù)擔(dān)。——《左傳·莊公二十二年》。注:“去離也。”
屠乃奔倚其下,弛擔(dān)持刀。——《聊齋志異·狼三則》
(12) 又如:弛仗(放下兵器);弛兵(放下武器);弛擔(dān)(放下?lián)樱煌菩敦?zé)任);弛卸(推卸)
(13) 延緩 [delay]。如:弛期(延緩時(shí)日);弛沓(拖沓)
詞性變化
◎ 弛 chí
〈形〉
(1) 懈怠,松懈 [slack and lazy]
識(shí)者固知元政紊弛而變興自下之漸矣。——明· 高啟《書(shū)博雞者事》
(2) 又如:弛絕(松懈斷絕);弛惰(松懈怠惰)
常用詞組
弛廢,弛緩,弛禁,弛然康熙字典
弛【寅集下】【弓部】 康熙筆畫(huà):6畫(huà),部外筆畫(huà):3畫(huà)
《廣韻》施是切《集韻》《韻會(huì)》賞是切《正韻》詩(shī)止切,音豕。《說(shuō)文》弓解也。《禮·曲禮》弛弓尚角。《儀禮·鄕射禮》不勝者執(zhí)弛弓。
又放也。《爾雅·釋詁註》弛,放也。《疏》以弓釋弦曰弛,故云弛放。《前漢·武帝紀(jì)》跅弛之士。《註》跅者,跅落無(wú)撿局也。弛者,放廢不遵法度也。
又《賈山傳》臣恐朝廷之解弛。《註》弛,放也。
又《爾雅·釋詁》易也。《註》相延易。
又《廣韻》置也,舍也,緩也。《周禮·地官·司徒》以荒政十有二聚萬(wàn)民:四曰弛力。《註》息繇役也。
又《廣韻》釋也。《周禮·春官》凡國(guó)之大憂令弛縣。《註》弛,釋下之。
又《廣韻》去離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弛于負(fù)擔(dān)。
又壞也。《史記·河渠書(shū)》延道弛兮離常流。《註》河道皆弛壞。
又《集韻》余支切,音移。改易也。
又《集韻》丑豸切,音褫。落也。
又通作施。《周禮·天官·小宰》斂弛之聮事。《註》弛,讀爲(wèi)施。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弛【卷十二】【弓部】
弓解也。從弓從也。,弛或從虒。施氏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弛)弓解弦也。弦字各本無(wú)。今補(bǔ)。引申?duì)?wèi)凡懈廢之稱(chēng)。從弓。也聲。施氏切。十六部。
()弛或從虒。虒聲亦在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