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翅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翅chì(ㄔˋ)
⒈ 鳥和昆蟲等用來飛行的器官:翅膀。翅翼。插翅難飛。
⒉ 翹出像翅的東西:翅果。紗帽翅。
⒊ 古同“啻”,但,只。
統一碼
翅字UNICODE編碼U+7FC5,10進制: 32709,UTF-32: 00007FC5,UTF-8: E7 BF 85。
翅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漢英互譯
wing造字法
形聲:從羽、支聲英文
wings; fin※ 翅的意思、基本解釋,翅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翅
翄 chì
〈名〉
(1) (形聲。從羽,支聲。本義:鳥類、昆蟲的翅膀)
(2) 同本義 [wing]
翅,翼也。——《說文》
審視,巨身修尾,青項金翅。——《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翅關(翅膀);翅趫(像張開兩翼的樣子);翅羽(鳥類兩翅上的長羽)
(4) 翼狀物。事物的形狀或作用像翅的部分 [wing-like thing]。如:飛機翅;風箏翅;茶盤翅兒;紗帽翅
(5) 魚類的鰭 [fin]。如:飛魚翅;金翅鯉魚
常用詞組
翅膀,翅果,翅席,翅翼,翅子康熙字典
翅【未集中】【羽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4畫
《集韻》翄,亦書作翅。
又《正韻》式至切,音試。同啻。《孟子》奚翅食重。《莊子·大宗師》陰陽于人,不翅于父母。
又《正韻》申之切,音詩。不翅猶言不止是。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翄【卷四】【羽部】
翼也。從羽支聲。,翄或從氏。施智切
說文解字注
(翄)翼也。飛部曰。?、翄也。翼、篆文?也。從羽。支聲。施智切。十六部。
()翄或從羽氏。支氏同部。魏都賦。精衞。李云。說文亦翅字。叔豉反。今音祇。、飛貌也。按廣韻。翄翄、飛皃。巨支切。小雅提提、羣飛貌。是移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