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璁
讀音cōng注音ㄘㄨㄥ繁體璁
部首王部總筆畫15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GTLN五行金統(tǒng)一碼7481
筆順一一丨一ノ丨フノフ丶一丶フ丶丶
名稱橫、橫、豎、提、撇、豎、橫折、撇、橫撇/橫鉤、點、橫、點、斜鉤、點、點
部首王部總筆畫15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GTLN五行金統(tǒng)一碼7481
筆順一一丨一ノ丨フノフ丶一丶フ丶丶
名稱橫、橫、豎、提、撇、豎、橫折、撇、橫撇/橫鉤、點、橫、點、斜鉤、點、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璁cōng(ㄘㄨㄥ)
⒈ 〔璁瓏〕明亮光潔的樣子。
⒉ 〔璁琤〕玉聲。
統(tǒng)一碼
璁字UNICODE編碼U+7481,10進制: 29825,UTF-32: 00007481,UTF-8: E7 92 81。
璁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從王、囪聲※ 璁的意思、基本解釋,璁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璁 cōng
〈名〉
似玉的美石,多作裝飾品 [a jade-like stone]。如:璁璁瓏瓏(明潔的樣子);璁珩(玉佩);璁瓏(明潔的樣子;玉石碰擊聲)
康熙字典
璁【午集上】【玉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音悤。《說文》石之似玉者。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美石。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璁【卷一】【玉部】
石之似玉者。從玉悤聲,讀若蔥。倉紅切
說文解字注
(璁)石之似玉者。從王。悤聲。讀若蔥。倉紅切。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