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啑
讀音shà jié dié tì注音ㄕㄚˋ,ㄐ一ㄝˊ,ㄉ一ㄝˊ,ㄊ一ˋ繁體啑
部首口部總筆畫11畫結構左右
五筆KGVH統一碼5551
筆順丨フ一一フ一一丨一ノ丶
名稱豎、橫折、橫、橫、豎、豎、橫、豎折/豎彎、橫、豎、撇、捺
部首口部總筆畫11畫結構左右
五筆KGVH統一碼5551
筆順丨フ一一フ一一丨一ノ丶
名稱豎、橫折、橫、橫、豎、豎、橫、豎折/豎彎、橫、豎、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啑shà(ㄕㄚˋ)
⒈ 古同“唼”。
⒉ 古同“歃”。
統一碼
啑字UNICODE編碼U+5551,10進制: 21841,UTF-32: 00005551,UTF-8: E5 95 91。
啑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啑jié(ㄐ一ㄝˊ)
⒈ 多言。
※ 啑的意思、基本解釋,啑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啑 shà
〈動〉
(1) 同“唼”。水鳥或魚類吃食 [peck]。如:啑喋(鳥或鵝鴨吃食)
(2) 通“歃” [suck]。如:啑血(歃血)
(3) [啑啑]∶蟲鳴聲
(4) 另見 dié
基本詞義
基本詞義
◎ 啑 tì
〈名〉
割下的雜草;草渣 [mowed weed]
[季夏之月]大雨時行,燒啑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禮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