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墥
讀音tuǎn dǒng注音ㄊㄨㄢˇ,ㄉㄨㄥˇ繁體墥
部首土部總筆畫15畫結構左右
五筆FUJF統一碼58A5
筆順一丨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名稱橫、豎、提、點、橫、點、撇、橫、豎、橫折、橫、橫、豎、橫、橫
部首土部總筆畫15畫結構左右
五筆FUJF統一碼58A5
筆順一丨一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丨一一
名稱橫、豎、提、點、橫、點、撇、橫、豎、橫折、橫、橫、豎、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墥tuǎn(ㄊㄨㄢˇ)
⒈ 同“疃”。
統一碼
墥字UNICODE編碼U+58A5,10進制: 22693,UTF-32: 000058A5,UTF-8: E5 A2 A5。
墥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墥dǒng(ㄉㄨㄥˇ)
⒈ 〔?墥〕螞蟻做窩時堆在穴口的小土堆。
※ 墥的意思、基本解釋,墥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墥【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2畫
《集韻》覩動切,音董。《說文》?墥,封垤也。
又吐孔切,音侗。義同。
又土緩切。同疃。禽獸所踐處。畽?,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疃【卷十三】【田部】
禽獸所踐處也。《詩》曰:“町疃鹿場。”從田童聲。土短切
說文解字注
(疃)禽獸所踐處也。踐者、也。獸足蹂地曰厹。其所蹂之處曰疃。本不專謂鹿。詩則言鹿而已。詩曰。町疃鹿場。豳風東山文。毛傳曰。町疃、鹿跡也。謂鹿跡所在也。楚辭九思。鹿蹊兮??。?與疃葢一字。疃亦作?。郡國志。廣陵郡東陽。劉昭云。縣多麋。引博物志十百爲羣。掘食艸根。其處成泥。名曰麋?。民人隨此?種稻。不耕而穫。其收百倍。今後漢書譌爲畯。埤雅引此又譌暖。然因埤雅可以校正也。從田。童聲。土短切。十四部。此音之轉也。古音葢在九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