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峒
讀音tóng dòng注音ㄊㄨㄥˊ,ㄉㄨㄥˋ繁體峒
部首山部總筆畫9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MMGK五行土統(tǒng)一碼5CD2
筆順丨フ丨丨フ一丨フ一
名稱豎、豎折/豎彎、豎、豎、橫折鉤、橫、豎、橫折、橫
部首山部總筆畫9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MMGK五行土統(tǒng)一碼5CD2
筆順丨フ丨丨フ一丨フ一
名稱豎、豎折/豎彎、豎、豎、橫折鉤、橫、豎、橫折、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峒tóng(ㄊㄨㄥˊ)
⒈ 〔崆峒〕見“崆”。
統(tǒng)一碼
峒字UNICODE編碼U+5CD2,10進制: 23762,UTF-32: 00005CD2,UTF-8: E5 B3 92。
峒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峒dòng(ㄉㄨㄥˋ)
⒈ 〔峒室〕礦井下專為安裝各種機械設備或存放材料、礦石和供其他輔助作業(yè)的巷道。
⒉ 山洞,石洞。
造字法
形聲:從山、同聲英文
mountain in Gansu province※ 峒的意思、基本解釋,峒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峒 dòng
〈名〉
(1) 山洞(多用于地名) [cave]。如:峒室(礦井巷道)
(2) 舊時對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泛稱 [sou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y]。如:苗族的苗峒、侗族的十峒、壯族的黃峒等。后來逐漸演變成今侗族。如:峒丁(峒人;峒兵);峒戶(峒人人家)
(3) 另見 tóng
基本詞義
基本詞義
◎ 峒 tóng
(1) ——見“崆峒”( Kōngtóng):山名,在甘肅。又島名,在山東
(2) 另見 dò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