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伐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伐fá(ㄈㄚˊ)
⒈ 砍:伐樹。砍伐。
⒉ 征討:討伐。伐罪(征討有罪的人)??谡D筆伐。
⒊ 自夸:伐善(夸自己的好處)。伐智。不矜不伐。
統(tǒng)一碼
伐字UNICODE編碼U+4F10,10進(jìn)制: 20240,UTF-32: 00004F10,UTF-8: E4 BC 90。
伐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漢英互譯
cut down、strike造字法
會(huì)意:從亻、從戈英文
cut down, subjugate, attack※ 伐的意思、基本解釋,伐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伐 fá
〈動(dòng)〉
(1) (會(huì)意。從人,從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頭。本義:砍殺)
(2) 同本義 [kill]
伐,擊也。——《說(shuō)文》
伐,殺也?!稄V雅》
為酒醴,伐豚羔,舞長(zhǎng)袖?!巍?蘇轍《太白山祈雨詞》
(3) 又如:伐祭(砍頭祭天);伐殺(殺戮)
(4) 砍伐 [hack;fell;cut down]
伐竹取道?!啤?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坎坎伐檀兮?!对?shī)·魏風(fēng)·伐檀》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啤?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伐薪燒炭南山中。 ——白居易《賣炭翁》
(5) 又如:伐取(砍伐取得);伐炭(伐木燒炭);伐薪(砍柴)
(6) 討伐,進(jìn)攻 [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attack]
齊師伐我?!蹲髠鳌でf公十年》
凡師有鐘鼓曰伐,無(wú)曰侵?!蹲髠鳌でf公二十九年》
其后秦伐 趙?!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季氏將伐 顓臾?!墩撜Z(yǔ)·季氏》
(7) 又如:口誅筆伐;伐叛(討伐叛逆);伐罪吊民(討伐有罪的君主,撫慰受難的百姓)
(8) 自吹自擂,夸耀自己 [brag about]
愿無(wú)伐善,無(wú)施勞?!墩撜Z(yǔ)·公冶長(zhǎng)》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不伐己功,不矜己能。——《史記·淮陰侯列傳》
(9) 又如:伐智(夸耀自己的才智);伐善(夸耀自己的長(zhǎng)處);伐功矜能(吹噓自己的功勞和才能);伐德(自夸其德)
(10) 敗壞,損傷 [damage]
重被猛術(shù)。國(guó)本必伐?!巍?秦觀《治勢(shì)下》
(11) 又如:伐性(危害身心);伐命(殘害性命);伐生(殘害生命)
(12) 打破、挫敗 [defeat;frustrate;baffle]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秾O子·謀攻》
(13) 敲擊 [knock]
征人伐鼓。——《詩(shī)·小雅·采芑》
(14) 又如:伐鼓(敲鼓);伐梆(敲打梆子)
(15) 引申為開鑿 [dig]
乃伐山石,刻之日月。——唐· 韓愈《汴州東西水門記》
(16) 批評(píng),責(zé)備 [criticize;blame]
伐孔子之說(shuō),何逆于禮?!?王充《論衡·問(wèn)孔》
(17) 又如:口誅筆伐
詞性變化
◎ 伐 fá
〈名〉
(1) 通“閥”。功勞,功業(yè) [merit]
晉侯使 卻至獻(xiàn) 楚捷于 周,與 單襄公語(yǔ),驟稱其伐?!蹲髠鳌こ晒辍?。 杜預(yù)注:伐,功也。
千秋無(wú)他材能術(shù)學(xué),又無(wú)伐閱功勞?!稘h書·車千秋傳》
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
北救趙而西卻 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記·魏公子列傳》
(2) 如:伐閱(功績(jī)和資歷)
(3) 畎上高土 [ridge soil]
匠人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畎?!吨芏Y》
常用詞組
伐柯,伐木,伐檀,伐罪康熙字典
伐【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4畫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huì)》房越切,音罰。征伐。《詩(shī)·小雅》薄伐玁狁?!吨芏Y·夏官》大司馬以九伐之灋正邦國(guó)。《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wú)曰侵。
又《小爾雅》伐,美也。
又伐閱,與閥閱同?!妒酚洝すΤ己畋怼饭耪呷顺脊τ形宓?,明其功曰伐,積日曰閱?!蹲髠鳌でf二十八年》且旌君伐?!对]》伐,功也。
又自稱其功曰伐?!独献印さ赖陆?jīng)》不自伐,故有功。
又斫木也?!对?shī)·周南》伐其條枚。
又考擊鐘鼓也。《禮·郊特牲》孔子曰:二日伐鼓何居。
又攻殺擊刺也?!稌つ潦摹凡豁┯谒姆ノ宸チテ叻?,乃止齊焉。《註》少不下四五,多不過(guò)六七而齊,所以戒其貪殺也。
又兵器?!对?shī)·秦風(fēng)》蒙伐有苑。《註》蒙,雜文。伐,干也。亦作瞂。
又星名?!吨芏Y·冬官考工記》熊旗六斿。以象伐也。《註》熊虎爲(wèi)旗,師都之所建,伐屬白虎宿,與參連體而六星。
又與垡同。《周禮·冬官考工記》一耦之伐。《疏》畎上高土謂之伐。
又葉許竭切,音歇。《詩(shī)·商頌》韋顧旣伐。葉上截下桀。
又葉扶廢切,音吠。《徐幹·西征賦》奉明辟之渥德,與游軫而西伐。過(guò)京邑以釋駕,觀帝居之舊制。伐字從人從戈,戍字亦從人從戈?!读綮i日札》人坐臥則爲(wèi)戍守,人立行則爲(wèi)征伐。
說(shuō)文解字
說(shuō)文解字
伐【卷八】【人部】
擊也。從人持戈。一曰敗也。房越切
說(shuō)文解字注
(伐)擊也。詩(shī)勿翦勿伐傳、鉦人伐傳皆曰。伐、擊也。禮記郊特牲。二日伐何居。鄭曰。伐猶擊也。尙書。不愆于四伐五伐。鄭曰。一擊一刺曰伐。詩(shī)是伐是肆箋云。伐謂擊刺之。按此伐之本義也。引伸之乃爲(wèi)征伐。周禮九伐注云。諸侯之於國(guó)。如樹木之有根。是以言伐云從人持戈。戈?duì)?wèi)句兵。亦曰兵。左傳擊之以戈是也。戍者、守也。故從人在戈下。入戈部。伐者、外擊也。故從人杖戈。入人部。房越切。十五部。一曰敗也。此謂引伸之義。伐敗?韻。左傳。凡師有鐘曰伐。穀梁傳。斬樹木、壞宮室曰伐。攴部曰。敗者、毀也。公羊傳曰。春秋伐者爲(wèi)客。伐者爲(wèi)主。何云。伐人者爲(wèi)客。讀伐、長(zhǎng)言之。見伐者爲(wèi)主。讀伐短言之。皆齊人語(yǔ)也。按今人讀房越切。此短言也。劉昌宗周禮大司馬、大行人、輈人皆房廢切。此長(zhǎng)言也。劉係北音。周?、沈約韻書皆用南音。去入多強(qiáng)爲(wèi)分別。而不合於古矣。伐人者有功。故左傳諸侯言時(shí)記功。大夫稱伐。史記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又引伸之自功曰伐。亦斫也。大徐無(wú)此三字爲(wèi)長(zh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