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雚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雚guàn(ㄍㄨㄢˋ)
⒈ 古同“鸛”,一種水鳥,即白鸛,形似鷺。
⒉ 芄蘭,一種草。
統一碼
雚字UNICODE編碼U+96DA,10進制: 38618,UTF-32: 000096DA,UTF-8: E9 9B 9A。
雚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雚huán(ㄏㄨㄢˊ)
⒈ 古同“萑”,荻,形狀像蘆葦,莖可編葦席:“雚葦有積。”
⒉ 姓。
英文
a heron; small cup※ 雚的意思、基本解釋,雚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雚【戌集中】【隹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工換切《集韻》《正韻》古玩切,音灌?!墩f文》雚,小爵也。從萑吅聲?!队衿匪B。《詩·豳風》雚鳴于垤?!都崱坊蜃鼷X。
又草名?!稜栄拧め尣荨冯q,芃蘭?!对]》雚芃蔓生,斷之有白汁,可啖?!夺屛摹冯q,音貫。
又《集韻》胡官切,音桓。與芃同。詳艸部芃字註。
又《集韻》古丸切,音官。水鳥也?;蜃鼷X。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雚【卷四】【萑部】
小爵也。從萑吅聲?!对姟吩唬骸半q鳴于垤?!惫J切
說文解字注
(雚)雚爵也。三字句。爵當作雀。雚今字作鸛。鸛雀乃大鳥。各本作小爵。誤。今依太平御覽正。陸機疏云。鸛、鸛雀也。亦可證。陸云。似鴻而大。莊子作觀雀。土部垤下、鳥部鳳下皆作鸛。係俗改。從萑。吅聲。工奐切。十四部。詩曰。雚鳴于垤。豳風文。今詩作鸛。釋文曰。本又作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