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匱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匱(匱)kuì(ㄎㄨㄟˋ)
⒈ 缺乏:匱乏。匱竭。匱缺。
統一碼
匱字UNICODE編碼U+532E,10進制: 21294,UTF-32: 0000532E,UTF-8: E5 8C AE。
匱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匱(匱)guì(ㄍㄨㄟˋ)
⒈ 古同“柜”。
漢英互譯
deficient、lack造字法
形聲:從匚、貴聲英文
to lack※ 匱的意思、基本解釋,匱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匱
匱 kuì
〈名〉
(1) (形聲。從匚( fāng),表示與盛放東西有關,貴聲。( guì)本義:柜子)
(2) 運裝土的畚。通“簣” [dung's basket]
綱紀咸張,成在一匱。——《漢書·王莽傳上》
孔子曰:“辟如為山,未成一匱。止,吾止也。”——《漢書·禮樂志》
(3) 姓
詞性變化
◎ 匱
匱 kuì
〈形〉
(1) 缺乏,空乏 [deficient;short of]
匱,乏也。——《廣雅》
財財不匱。——《禮記·月令仲秋》
其財匱。——《禮記·樂記》
虞不出財財匱少。——《史記·貨殖列傳》
財匱少而山澤不辟矣。
(2) 又如:匱竭(窮盡,缺乏財貨);匱糧(缺乏糧食);匱少(缺少);匱餓(缺糧饑餓);匱矮(缺糧饑餓);匱闋(缺乏)
(3) 通“潰” [rout]
貴而不傲,富而不驕,兩而不爭,聞而不遙,遠而不絕,窮而不匱者鮮矣。——《逸周書》
常用詞組
匱乏,匱缺康熙字典
匱【子集下】【匚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音蕢。《說文》匣也。從匚,貴聲。《六書故》今通以藏器之大者爲匱,次爲匣,小爲匵。《史記·太史公自序》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韻會》或作鐀。俗作櫃。
又《說文》一曰乏也。《廣韻》竭也。《詩·大雅》孝子不匱。
又與簣通。《前漢·王莽傳》綱紀咸張,成在一匱。
又姓。《廣韻》何氏姓苑云:今廬江人。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匱【卷十二】【匚部】
匣也。從匚貴聲。求位切
說文解字注
(匱)匣也。匱之義引申爲竭。大雅。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傳曰。匱、竭也。凡物淥藏之則有若無、實若虛。故匱之引申爲竭、爲乏。竭、水渴也。乏、反其正也。從匚。?聲。求位切。十五部。俗作櫃。史記石室金鐀。字作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