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幻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幻huàn(ㄏㄨㄢˋ)
⒈ 空虛的,不真實的:幻想。幻影。幻境。幻滅(受到現實的打擊而消滅)。亦真亦幻。虛幻。夢幻。
⒉ 變化:幻化(奇異的變化)。變幻莫測。
統一碼
幻字UNICODE編碼U+5E7B,10進制: 24187,UTF-32: 00005E7B,UTF-8: E5 B9 BB。
幻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會意英文
illusion, fantasy, mirage※ 幻的意思、基本解釋,幻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幻 huàn
〈動〉
(1) 惑亂 [mislead]
幻,相詐惑也。——《說文》
民無或胥,诪張為幻。——《書·無逸》
(2) 又如:幻惑(迷惑)
(3) 奇異地變化 [magically change]。如:幻相(變化了的形象);幻戲(變化);幻變(變化)
詞性變化
◎ 幻 huàn
〈形〉
(1) 假象;虛幻,虛無 [unreal;imaginary;illusory]
皆幻也。——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幻者而同于真。
真者而同于幻。
(2) 又如:幻魄(虛無的陰魂);幻塵(佛教用語。指虛幻的人世);幻泡(夢幻泡影的簡稱);幻世(虛幻無常的人世)
(3) 怪異 [strange]。如:幻怪(怪異。或指異人);幻眇(奇特;美妙)
◎ 幻 huàn
〈名〉
變幻的法術 [magic]。如:幻師(佛教用語。擅長幻術的人);幻人(能演幻術的人)
常用詞組
幻燈,幻燈片,幻化,幻景,幻境,幻覺,幻夢,幻滅,幻視,幻術,幻數,幻聽,幻想,幻想曲,幻象,幻像,幻影康熙字典
幻【寅集下】【幺部】 康熙筆畫:4畫,部外筆畫:1畫
〔古文〕?《集韻》胡慣切,音患。《說文》從反予,相詐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又《廣韻》化也。《金剛經》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
又《增韻》幻,妖術也。或作眩。《前漢·張騫傳》犛靬眩人。《註》眩,讀與幻同。卽今吞刀吐火,植瓜種樹,屠人截馬之類皆是也。
又《唐韻》《集韻》胡辨切,音莧。義同。
又葉熒絹切,音院。《陸機·刻漏賦》來像神造,去猶鬼幻。因勢相引,來靈自薦。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幻【卷四】【予部】
相詐惑也。從反予。《周書》曰:“無或譸張爲幻。”胡辦切
說文解字注
(幻)相詐惑也。詭誕惑人也。漢書。犛靬眩人。字作眩。從反予。倒予字也。使彼予我是爲幻化。胡辦切。十四部。周書曰。無或譸張爲幻。無逸篇文。又見言部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