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稴
讀音xián jiān liàn注音ㄒ一ㄢˊ,ㄐ一ㄢ,ㄌ一ㄢˋ繁體稴
部首禾部總筆畫15畫結構左右
五筆TUVO、TUVW統一碼7A34
筆順ノ一丨ノ丶丶ノ一フ一一丨丨ノ丶
名稱撇、橫、豎、撇、點、點、撇、橫、橫折、橫、橫、豎、豎、撇、捺
部首禾部總筆畫15畫結構左右
五筆TUVO、TUVW統一碼7A34
筆順ノ一丨ノ丶丶ノ一フ一一丨丨ノ丶
名稱撇、橫、豎、撇、點、點、撇、橫、橫折、橫、橫、豎、豎、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稴xián(ㄒ一ㄢˊ)
⒈ 不黏的稻,即秈稻。
統一碼
稴字UNICODE編碼U+7A34,10進制: 31284,UTF-32: 00007A34,UTF-8: E7 A8 B4。
稴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稴jiān(ㄐ一ㄢ)
⒈ 青稻白米。
※ 稴的意思、基本解釋,稴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稴【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力兼切《集韻》勒兼切,音濂。《說文》稻不黏者。一曰靑稻白米。
又稴?,禾不實貌。
又《廣韻》戸兼切,音嫌。
又《廣韻》《集韻》胡讒切,音咸。
又《集韻》堅嫌切,音兼。
又《廣韻》力忝切《集韻》盧忝切,音溓。
又《廣韻》力店切《集韻》歷店切,音?。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稴【卷七】【禾部】
稻不黏者。從禾兼聲,讀若風廉之廉。力兼切
說文解字注
(稴)稻不黏者。凡穀皆有黏者有不黏者。秫則稷之?者也。穄則黍之不黏者也。稻有不黏者、則稴是也。今俗通謂不黏者爲秈米。集韻、類篇皆云。方言江南呼稉爲秈。亦作秈、作粞。按說文、玉篇皆有稴無秈。葢秈卽稴字音變而字異耳。廣雅曰。秈、稉也。渾言不別也。從禾。兼聲。讀若風廉之廉。風廉之廉、疑當同食部作風溓。溓力兼切。亦胡兼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