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饉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饉(饉)jǐn(ㄐ一ㄣˇ)
⒈ 荒年:饑饉。
統一碼
饉字UNICODE編碼U+9991,10進制: 39313,UTF-32: 00009991,UTF-8: E9 A6 91。
饉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從饣、堇聲英文
time of famine or crop failure※ 饉的意思、基本解釋,饉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饉
饉 jǐn
〈名〉
(1) (形聲。從食,堇( qín)聲。本義: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
(2) 同本義 [vegetable failure]
饉,蔬不熟曰饉。——《說文》
可食之菜,皆不熟為饉。——《爾雅·釋天》李注
或紛擾之際,或荒饉之余;威惠所加,罔不和輯。——唐· 白居易《除李遜京兆尹制》
(3) 谷物欠收 [crop failure]
一谷不收謂之饉,二谷不收謂之旱。——《墨子·七患》
二谷不升謂之饑,三谷不升謂之饉。——《谷梁傳·襄公二十四年》
(4) 通“殣”。餓死。餓死的人 [person starved to death]
夫餓饉流隸,饑寒道路,思有短褐之襲,檐石之蓄。——《文選·班彪·王命論》
詞性變化
◎ 饉
饉 jǐn
〈動〉
缺乏 [lack]
多者不獨衍,少者不獨饉。——《鹽鐵論》
康熙字典
饉【戌集下】【食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渠遴切《集韻》《韻會》渠吝切《正韻》具吝切,音僅。《廣韻》無穀曰飢,無菜曰饉。《論語》因之以飢饉。
又《韓詩外傳》三穀不升謂之饉。《字彙補》亦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饉【卷五】【食部】
蔬不孰爲饉。從食堇聲。渠吝切
說文解字注
(饉)蔬不孰爲饉。釋天文。按許書無蔬字。此蔬當是本作疏。疏之言疋也。凡艸菜可食者、皆有根足而生也。從。堇聲。渠吝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