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幜
讀音jǐng注音ㄐ一ㄥˇ繁體幜
部首巾部總筆畫15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MHJI統(tǒng)一碼5E5C
筆順丨フ丨丨フ一一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名稱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點(diǎn)、橫、豎、橫折、橫、豎鉤、撇、點(diǎn)
部首巾部總筆畫15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MHJI統(tǒng)一碼5E5C
筆順丨フ丨丨フ一一丶一丨フ一丨ノ丶
名稱豎、橫折鉤、豎、豎、橫折、橫、橫、點(diǎn)、橫、豎、橫折、橫、豎鉤、撇、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幜jǐng(ㄐ一ㄥˇ)
⒈ 古代貴族婦女穿的一種罩衣:“(皇后)加幜。”
⒉ 帛。
統(tǒng)一碼
幜字UNICODE編碼U+5E5C,10進(jìn)制: 24156,UTF-32: 00005E5C,UTF-8: E5 B9 9C。
幜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幜的意思、基本解釋,幜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幜【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12畫
《玉篇》居永切,扃上聲。帛也。《隋書·禮儀志》後齊納后禮,皇后服大嚴(yán),繡衣帶綬珮加幜,入昭陽殿,前至席位,姆去幜。
又通作景。《儀禮·士昏禮》姆加景。《註》景之制,蓋如明衣,加之以爲(wèi)行道禦塵,令衣鮮明也。今文作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景【卷七】【日部】
光也。從日京聲。居影切
說文解字注
(景)日灮也。日字各本無。依文張孟陽七哀詩注訂。火部曰。光者、明也。左傳曰。光者遠(yuǎn)而自他有燿者也。日月皆外光。而光所在處物皆有陰。光如鏡故謂之景。車舝箋云。景、明也。後人名陽曰光。名光中之陰曰影。別製一字。異義異音。斯?fàn)?wèi)過矣。爾雅、毛詩皆曰。景、大也。其引伸之義也。從日。京聲。居影切。古音在十部。讀如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