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窶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窶(窶)jù(ㄐㄨˋ)
⒈ 〔窶數〕用茅草結成的圓圈。放在頭上做頂東西的墊子。
⒉ 貧窮,貧寒:窶家子(貧窮人家的子弟)。
統一碼
窶字UNICODE編碼U+7AAD,10進制: 31405,UTF-32: 00007AAD,UTF-8: E7 AA AD。
窶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從穴、婁聲英文
poor, impoverished※ 窶的意思、基本解釋,窶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窶
窶 jù
〈形〉
(1) (形聲。從穴,婁聲。字本作“窶”。“穴”與“宀”相通,都表示與房屋有關。本義:貧窮得無法備禮物。亦泛指貧窮)
(2) 同本義 [be in poverty]
窶,無禮居也。——《說文》。按,貧居無禮也。俗字作窶
窶,貧也。——《爾雅》
無財備禮曰窶。——《三蒼》
主人辭以窶。——《禮記·曲禮》
又諸儒生多窶人子。——《漢書·霍光傳》
終窶我貧,莫知我艱。——《詩·邶風·北門》
(3) 又如:窶困(貧乏困苦);窶人子(窮苦人家的孩子);窶貧(貧窮);窶艱(貧窮艱難)
(4) 破舊 [worn-out]
衣服窶甚。——宋· 韓淲《澗泉日記》
(5) 又如:窶甚(衣服破舊)
(6) 鄙陋;淺薄 [shallow]。如:窶藪(芳草結成的環狀物。用來墊在盆、盎等類器皿的下面,以便將盛物頂戴在頭上。喻指淺薄);窶人(淺薄鄙陋的人);窶陋(鄙陋;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