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嵪
讀音kāo qiāo注音ㄎㄠ,ㄑ一ㄠ繁體嵪
部首山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MYMK統(tǒng)一碼5D6A
筆順丨フ丨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
名稱豎、豎折/豎彎、豎、點、橫、豎、橫折、橫、豎、橫折鉤、豎、橫折、橫
部首山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MYMK統(tǒng)一碼5D6A
筆順丨フ丨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
名稱豎、豎折/豎彎、豎、點、橫、豎、橫折、橫、豎、橫折鉤、豎、橫折、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嵪kāo(ㄎㄠ)
⒈ 〔嵪?(áo)〕a.山峻。b.地名。
統(tǒng)一碼
嵪字UNICODE編碼U+5D6A,10進制: 23914,UTF-32: 00005D6A,UTF-8: E5 B5 AA。
嵪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嵪qiāo(ㄑ一ㄠ)
⒈ 古同“墽”,堅硬。
※ 嵪的意思、基本解釋,嵪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嵪【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10畫
《類篇》丘交切。同墝。
又《集韻》丘刀切,音尻。嵪?,山峻貌。《字彙》與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墽【卷十三】【土部】
磽也。從土敫聲。口交切
說文解字注
(墽)磽也。石部曰。磽者、礊石也。礊者、堅也。礉之義同磽。則兼謂土石堅?耳。其字亦作墝。何注公羊云。墝埆不生五穀曰不毛。從土。敫聲。口交切。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