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貇
讀音kěn kūn注音ㄎㄣˇ,ㄎㄨㄣ繁體貇
部首豸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EEVE、EVY統(tǒng)一碼8C87
筆順ノ丶丶ノフノノフ一一フノ丶
名稱撇、點、點、撇、彎鉤、撇、撇、橫折、橫、橫、豎提、撇、捺
部首豸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EEVE、EVY統(tǒng)一碼8C87
筆順ノ丶丶ノフノノフ一一フノ丶
名稱撇、點、點、撇、彎鉤、撇、撇、橫折、橫、橫、豎提、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貇kěn(ㄎㄣˇ)
⒈ 古同“懇”。
統(tǒng)一碼
貇字UNICODE編碼U+8C87,10進制: 35975,UTF-32: 00008C87,UTF-8: E8 B2 87。
貇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貇kūn(ㄎㄨㄣ)
⒈ 古同“豤”。
※ 貇的意思、基本解釋,貇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貇【酉集中】【豸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6畫
《集韻》枯昆切,音坤。豤或作貇。《類篇》齧也,減也。
又《正字通》同懇。○按《說文》懇作,從心豤聲,豤齧也。從豕艮聲,音康很切。《漢書·劉向傳》故豤豤數(shù)奸死亡之誅。師古曰:豤豤,款誠之意,音懇。則豤亦通。後人從豸,故豤亦從豸。貇,懇。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豤【卷九】【豕部】
齧也。從豕聲。康很切
說文解字注
(豤)豕齧也。豕字今補。人之齧曰齦。字見齒部。豕之齧曰豤。音同而字異也。工記。?豤薜暴不入市。注云。豤、頓傷也。此引伸假借字。今本作?。非。從豕。艮聲。康狠切。十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