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鷇
讀音kòu注音ㄎㄡˋ繁體鷇
部首鳥部總筆畫21畫結構左右
五筆FPDC、FPGC統一碼9DC7
筆順一丨一丶フ一ノ丨フ一一一フ丶丶丶丶ノフフ丶
名稱橫、豎、橫、點、橫撇/橫鉤、橫、撇、豎、橫折、橫、橫、橫、橫折鉤、點、點、點、點、撇、橫折折/橫折彎、橫撇/橫鉤、捺
部首鳥部總筆畫21畫結構左右
五筆FPDC、FPGC統一碼9DC7
筆順一丨一丶フ一ノ丨フ一一一フ丶丶丶丶ノフフ丶
名稱橫、豎、橫、點、橫撇/橫鉤、橫、撇、豎、橫折、橫、橫、橫、橫折鉤、點、點、點、點、撇、橫折折/橫折彎、橫撇/橫鉤、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鷇kòu(ㄎㄡˋ)
⒈ 須母鳥哺食的雛鳥:“聲謷謷者,鳥哺鷇也。”
統一碼
鷇字UNICODE編碼U+9DC7,10進制: 40391,UTF-32: 00009DC7,UTF-8: E9 B7 87。
鷇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chicks, fledglings※ 鷇的意思、基本解釋,鷇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鷇 kòu
〈名〉
(1) 初生的小鳥 [fledgeling]
(2) 又如:彀音(雛鳥孵出時的叫聲。比喻議論紛紜,是非難定);鷇食(小鳥剛生時,由母鳥哺育,不必親自求食。比喻無心而自足)
康熙字典
鷇【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0畫
《廣韻》苦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切,音。《揚子·方言》爵子及雞雛,皆謂之鷇。《爾雅·釋鳥》生哺鷇,生噣雛。《疏》鳥子生,須母哺而食之,名鷇,謂燕雀之屬也。鳥生子而能自哺食者名雛,謂雞雉之屬。《魯語》里革曰:獸長麛夭,鳥翼鷇卵。《韋註》生哺曰鷇,未乳曰卵。《莊子·齊物論》其以爲異於鷇音。《揚雄·蜀都賦》風胎雨鷇。《後漢·王符傳》世非胥庭,人乖鷇飮。《註》鷇飮不假物,淳樸時也。
又《集韻》居切,音冓。
又墟切,音彀。
又古慕切,音顧。義同。
又《集韻》《韻會》克角切《正韻》乞約切,音?。鳥子欲出者。《說文》從鳥在?中,會意。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鷇【卷四】【鳥部】
鳥子生哺者。從鳥聲。口豆切
說文解字注
()鳥子生哺者。釋鳥。生哺鷇。郭云。鳥子須母食之。生噣雛。郭云。能自食。方言。北燕朝鮮洌水之閒爵子及雞雛皆謂之鷇。從鳥。聲。口豆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