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菻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菻lǐn(ㄌ一ㄣˇ)
⒈ 〔拂菻〕古時指東羅馬帝國。
⒉ 蒿類植物。
統(tǒng)一碼
菻字UNICODE編碼U+83FB,10進制: 33787,UTF-32: 000083FB,UTF-8: E8 8F BB。
菻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菻má(ㄇㄚˊ)
⒈ 古同“麻”。
英文
artemisia; (Cant.) a flower-bud※ 菻的意思、基本解釋,菻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菻 lǐn
——“拂菻”( Fúlǐn):我國古代稱東羅馬帝國
康熙字典
菻【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8畫
《集韻》力錦切,音廩。《廣韻》,蒿也。
又拂菻,國名。《唐書·高仙芝傳》拂菻、大食諸胡七十二國降附。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菻【卷一】【艸部】
蒿屬。從艸林聲。力稔切
說文解字注
(菻)蒿屬。郭樸曰。莪蒿亦曰?蒿。按?同菻。許不言莪菻一物也。從艸。林聲。力稔切。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