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敄
讀音wù móu注音ㄨˋ,ㄇㄡˊ繁體敄
部首攵部總筆畫9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CBTT、CNHT統(tǒng)一碼6544
筆順フ丶フ丨ノノ一ノ丶
名稱橫撇/橫鉤、點(diǎn)、橫撇/橫鉤、豎鉤、撇、撇、橫、撇、捺
部首攵部總筆畫9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CBTT、CNHT統(tǒng)一碼6544
筆順フ丶フ丨ノノ一ノ丶
名稱橫撇/橫鉤、點(diǎn)、橫撇/橫鉤、豎鉤、撇、撇、橫、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敄wù(ㄨˋ)
⒈ 強(qiáng)。
統(tǒng)一碼
敄字UNICODE編碼U+6544,10進(jìn)制: 25924,UTF-32: 00006544,UTF-8: E6 95 84。
敄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敄móu(ㄇㄡˊ)
⒈ 古同“劺”,勉力。
英文
to put forth effort※ 敄的意思、基本解釋,敄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敄【卯集下】【攴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5畫
《廣韻》亡遇切《集韻》曰遇切,音務(wù)。彊也。
又《廣韻》文甫切《集韻》罔甫切,音武。義同。
又《集韻》迷浮切,音謀。與劺同。北燕之外,相勉努力謂之劺。《說文》從攴作敄。敄字原從攴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敄【卷三】【攴部】
彊也。從攴矛聲。亡遇切
說文解字注
(敄)彊也。從攴。矛聲。亡遇切。古音在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