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鞪
讀音mù móu注音ㄇㄨˋ,ㄇㄡˊ繁體鞪
部首革部總筆畫18畫結構上下
五筆CBTF、CNHF統一碼97AA
筆順フ丶フ丨ノノ一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
名稱橫撇/橫鉤、點、橫撇/橫鉤、豎鉤、撇、撇、橫、撇、捺、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豎
部首革部總筆畫18畫結構上下
五筆CBTF、CNHF統一碼97AA
筆順フ丶フ丨ノノ一ノ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
名稱橫撇/橫鉤、點、橫撇/橫鉤、豎鉤、撇、撇、橫、撇、捺、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鞪mù(ㄇㄨˋ)
⒈ 在車轅上使之牢固并作裝飾的皮帶。
統一碼
鞪字UNICODE編碼U+97AA,10進制: 38826,UTF-32: 000097AA,UTF-8: E9 9E AA。
鞪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鞪móu(ㄇㄡˊ)
⒈ 〔鞮(dī)鞪〕兜鍪,古代武將的頭盔,如“被甲鞪鞪居馬上。”
※ 鞪的意思、基本解釋,鞪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鞪【戌集中】【革部】 康熙筆畫:18畫,部外筆畫:9畫
《唐韻》《集韻》莫卜切,音木。《說文》車軸束也。《玉篇》曲轅束也。亦作楘。《集韻》亦作、。
又《集韻》墨角切,音瞀。輈束。
又《廣韻》莫浮切《集韻》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謀。《集韻》鞮鞪,首鎧。《前漢·韓延壽傳》被甲鞮鞪。《註》師古曰:鞮鞪,卽兜鍪也。莫侯反。《集韻》通作牟、鍪。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鞪【卷三】【革部】
車軸束也。從革敄聲。莫卜切
說文解字注
(鞪)車軸束也。此與木部楘音同義近。楘謂輈束。鞪謂軸束。分析易明。而小戎音義曰。楘本又作鞪。玉篇亦曰。鞪亦作楘。曲轅束也。疑本一字。許書有楘無鞪。後人補之。又改輈爲軸。從革。敄聲。莫卜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