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恓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恓xī(ㄒ一)
⒈ 〔恓恓〕忙碌不安,如“圣人恓恓憂世。”
⒉ 〔恓惶〕a.煩惱,如“不信好人言,果有恓恓事”;b.匆忙勞碌,如“恓恓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統一碼
恓字UNICODE編碼U+6053,10進制: 24659,UTF-32: 00006053,UTF-8: E6 81 93。
恓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恓qī(ㄑ一)
⒈ 古同“凄”,悲傷難過。
造字法
形聲:從日、希聲英文
vexed※ 恓的意思、基本解釋,恓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恓【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張訢訂正篇海》先齊切,音西。恓惶,煩惱之貌。《韋應物盧陟詩》恓惶戎旅下。與棲通。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恤【卷十】【心部】
憂也。收也。從心血聲。辛聿切
說文解字注
(恤)也。各本作憂。今正。釋詁及小雅杕杜、祈父傳皆曰。恤。憂也。按卪部曰。卹、也。比部引周書無毖于卹。今尙書作恤。恤與卹音義皆同。又疑古衹有卹。恤其或體。收也。當依玉篇作救也。從心。血聲。辛聿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