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磧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磧qì(ㄑ一ˋ)
⒈ 淺水中的沙石。
⒉ [沙磧]沙漠。不生草木的沙石地。
統一碼
磧字UNICODE編碼U+78E7,10進制: 30951,UTF-32: 000078E7,UTF-8: E7 A3 A7。
磧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sand and gravel; rocks exposed at low tide; to crush※ 磧的意思、基本解釋,磧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磧【午集下】【石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1畫
《唐韻》《集韻》《韻會》七跡切,音皵。《說文》水陼有石者。《水經注》佷子潭有石磧州,長六十丈,廣十八丈。《司馬相如·上林賦》下磧歷之坻。《註》磧歷,淺水中沙石也。《韻會》吳楚謂之瀨,中國謂之磧。
又沙漠亦曰磧。《杜甫·送人從軍詩》今君渡沙磧,絫月斷人煙。《正字通》或讀戚責二音,義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磧【卷九】【石部】
水陼有石者。從石責聲。七跡切
說文解字注
(磧)水陼有石者。陼丘、水中高者也。三蒼曰。磧、水中沙堆也。吳都賦劉注曰。磧礫、淺水見沙石之皃。從石。責聲。七跡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