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于五尺童子,亦能執干戈以衛社稷。
2.驅逼內外,勞役弗已;窮奢極欲,俾晝作夜;斬直言之客,滅無罪之家;欺天造惡,祭鬼求恩;盛粉黛而執干戈,曳羅綺而呼警蹕;自古昏亂,罕或能比。
3.然而身披甲胄手執干戈,野戰于外三年,滅秦定天下者,皆是將相諸君與項羽之力。
4.近畿及山東等省義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數十萬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執干戈,衛社稷。
5.這種擔當在于“執干戈以衛社稷”,在于“憂國忘家,捐軀濟難”,也在于“文死諫,武死戰”。
6.有苗氏負固不服,舜乃修文教三年,執干戚而舞之,有苗請服。
7.當年干將逃回劍池,埋下莫邪劍,執干劍將自殺于劍池畔,恰巧為降教創教祖師梅天沙窺見。
※ "執干"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