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下穰穰,皆為利往,四民平等,則工、商、虞必多有人為之,萬歲可讓地方定工、商、虞之稅,不可濫收,如是,則工、商、虞者多,則稅收多,則國庫足。
2.通過對明朝戶籍制度的考察,得出其特征有:一,戶籍地域性,明朝統治者規定其令四民務在各守本業。
3.他一生甘守清貧,比較重視農業生產和關心底層百姓的生活,所著《四民月令》廣為流傳。
4.徐四民長子徐世英代表家屬致了謝辭。
5.陛下違棄宗廟,巡游不息,外動征討,內極奢淫,使丁壯盡于矢刃,女弱填于溝壑,四民喪業,盜賊蜂起,專任佞諛,飾非拒諫,何謂無罪?
6.殺生在君,國乃可安;四民用靈,國乃無儲;四民用足,國乃安樂。
7.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提出“寬惠柔民,定四民之局”和慎用其六柄的治國思想,就是在周朝明德慎罰以九職任萬民的思想影響下產生和發展起來。
8.農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豐歉無常,當有儲蓄。陸游?
9.據《四民月令》記載,為了防止本地農民于春黃不接和寒凍將臨之際搶糧,地主們讓依附農民二月“順陽習射,以備不虞”。
10.然后明頒教令,使至今以后,有學仙、佛者,除其獨身隱遁,巖居穴處,與木石居,無關王化外,其余四民家居,喜奉其教,讀其書,茹素潛修者亦聽。
11.第四民基真君,執雷環;第五小游真君,執戟;第六大游真君,執戈矛;第七天乙真君,執金槍;第八地乙真君,仗金刃;第九直符真君,執羽書;第十太乙真君,執羽書。
12.北屯四民里“集福祠”土地公廟年代久遠,去年清查出占用公地,地方通過“立委”盧秀燕協調,順利購價土地就地合法。
13.行業組織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行會組織對于在封建時期卑列于“四民之末”的工商業者來說有著特殊的保障意義。
※ "四民"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