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進學不誠則學雜,處事不誠則事敗,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程顥?
2.楊時師承程顥、程頤,位列程門四大弟子,著名的歷史典故程門立雪、洛學心傳的主人公,就是他。
3.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程顥?
4.與其胞兄程顥共創“洛學”,為理學奠定了基礎。
5.這一點,曾參的“三省吾身”,孟子的“反求諸已”,程顥、程頤的“主敬存誠”,朱熹的“居敬持志”,吳澄的“主靜”“慎獨”等等都做了強調。
6.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程顥?
7.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臺。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世事無端何足計(造 句 網),但逢佳節約重陪。程顥?
8.程朱,即程顥、程頤兄弟與朱熹,是理學的大師;申韓,即申不害與韓非子,是法家的代表;黃老,即黃帝與老子,是道家的別稱。
9.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程顥?
10.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閑學少年。程顥?
11.我朝兩位大家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
12.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程顥?
13.古者,自天子達于庶人,必須師友以成其德業。程顥?
14.專欲利己,其害大矣。貪之甚,則昏蔽而忘理義;求之極,則爭奪而致怨。程顥?
15.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臺。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約重陪。程顥?
16.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動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程顥?
17.程頤詩中表現出的披堅執銳的氣勢與程顥詩歌從容和平的風格迥然不同,而這種詩風的分野根源于二人在精神氣質和學術性格上的差異。
18.邵雍借天言人的學說,被程顥譽為“純一不雜”的“內圣外王”之學,被朱熹稱是“天挺人豪”構筑的“醉里乾坤”。
19.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輕以疾。程顥?
20.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程顥?
21.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程顥?
22.崇福宮是道家之地,令它聲名大赫的卻是那些大儒:范仲淹、韓維、司馬光、程顥、程頤等,先后來到了崇福宮,輝煌了崇福宮的文名。
23.古之教人,無一物不使之誠心。程顥?
※ "程顥"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