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浙派代表琴曲有《瀟湘水云》《漁歌》《樵歌》《胡笳十八拍》等,藝術風格主要表現為流暢清和。
2.由于李、楊首倡,參與者又大多為浙籍詩人及靠近浙江的蘇吳詩人,后來學者名之為浙派古樂府運動。
3.在吸收了浙派縱放潑辣筆墨的同時避免了過分簡單和狂燥。
4.浙派繼起,戴進、吳小仙、藍瑛等只不過襲用南宋畫法,建樹極少,直到沈文、唐仇出來,才算是代表這一時期的作者。
5.在浙派與吳派之外,別樹一幟,開辟出一條“寧拙勿巧、寧丑勿媚”的藝術道路。
6.本文對明代浙派健將蔣嵩之子蔣乾作了若干史料的補充與考證。包括蔣乾之生卒年補證、畫史二蔣乾考、畫派歸屬、生平編年等。
7.朱元璋手下的幾員大將如徐達,曾偏愛收藏“浙派”創始人戴進的畫作,戴進構圖用墨多涂點,氣質生猛,倒和這些馬上打天下的勇猛將軍不謀而合。
8.“經”是簡經綸,簡氏篆刻早年始學浙派,出入秦漢,后專攻陳曼生,氣韻古致,而于古籀璽文研討頗深。
9.道光年間,浙派在江浙詞壇繼續活躍著,但時代的動蕩劇變使浙派詞人在詞學觀上呈分化的趨勢。
10.浙派古琴“質而不野,文而不史”,指法細膩,正被越來越多的琴家所推崇。
※ "浙派"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