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從西漢時期墓葬所屬地先后分封的諸侯國來看,大云山先后屬于劉賈荊國、劉濞吳國、劉非劉建江都國。
2.其次,從墓葬所屬地看,大云山先后屬于劉賈的荊國、劉濞的吳國、劉非劉建的江都國。
3.第二,確定出墓主人身份為諸侯王之后,從西漢時期墓葬所屬地先后分封的諸侯國看,大云山先后屬于劉賈荊國、劉濞吳國、劉非劉建江都國。
4.公元前196年,劉濞隨劉邦破英布軍有功獲封吳王,改劉賈所封荊國為吳國。
5.因其有功,被封為吳王,改當年劉賈所封的荊國為吳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
6.劉濞從軍有功,漢高祖封其為吳王,改當年劉賈所封的荊國為吳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
7.此二人,卿荊國之先賢也,初雖見囚,后皆擢用,為楚名臣。
8.豈茲越鄉感,憶昔楚襄王。朝云無處所,荊國亦淪亡。
9.農安縣河龍鎮潭屯村農民荊國余家里有1公頃多土地,多年來一直都種玉米,今年直到5月2日才播種完畢。
10.盱眙古稱東陽,在西漢早期曾先后屬于劉賈的荊國、劉濞的吳國和劉非劉建父子的江都國,那么大云山漢墓究竟屬于哪位諸侯王?出土文物給專家提供了線索。
11.都國也感到一種深深的危機,潼國一滅,與冀國的交往就大受影響,荊國就像一枚利刃插在他們中間,開始一刀刀地蠶食往日賴以強大的紐帶。
12.春秋為吳都,秦屬會稽郡,漢為荊國。
13.劉濞從軍有功,漢高祖又顧及吳郡接壤東越等國,乃需選壯王鎮之,故而封劉濞為吳王,改當年劉賈所封的荊國為吳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
※ "荊國"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