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御史吳達上疏,馮銓為逆黨魏忠賢干兒,故習不移……平日攬權納賄,且縱子往來貴要,招搖納賄又可知。
2.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公然徇情枉法;對貪贓暴虐的賈雨村,他卻最是熱衷與其來往;外放江西糧道時,在他的縱容下,手下人橫行不法,公然納賄。
3.世界上大事情可以隨便應付,偏是小事倒絲毫假借不了,譬如貪官污吏,納賄幾千萬,卻絕不肯偷別人的錢袋。
4.商船之過卡者,每月贈以銀錢若干,則查艙時便潦草從事,所載貨物十成有以二三成完厘者;其有不先納賄者,則視之如寇仇,待之如奴婢,掯留刁索,無惡不為。
5.他又以四大名捕為其爪牙,擅自鞫訊,誣陷忠良,便漁百姓,矯旨受賂,不附者均盡斥去,納賄攀附者無不以超升,這等氣焰,如此大害,怎可不除?
6.但其內有,以張讓為首稱之為十常待的宦官作亂,欺上瞞下,貪污納賄,打壓清良,在朝野呼風喚雨。
7.哪些招權納賄的人,最終受到了最嚴厲地懲處。
8.大部分媒體巨頭都歸黑暗勢力所有,他們的記者十分脆弱,不堪外界壓力的重負,還要面對招權納賄。
9.這時候,御史歐陽云等十余人恰好按照老規矩納賄來了,劉瑾揭發檢舉了他們的行賄行為,將他們全部治罪,給自己換來了拒賄一次的名聲。
10.而反面的,則是“蓋出身寒賤,則小器易盈,不知大體,雖一時得其力用,而招權納賄,不惜顧及名檢”。
11.從歷史的縱向來看,腐敗文化的主體幾乎都是朝廷命官,他們無人不讀圣賢之書,無官不講修齊治平,卻又幾乎是無官不招權納賄,無官不貪贓枉法。
12.劾亨招權納賄,肆行無忌,后來遭到了群眾的舉報。
13.劾亨招權納賄,行無忌,后來遭到了群眾的舉報。
14.子玄仕于東海王越,招權納賄,素論去之,故其語如此,亦其所也,惟大致不謬耳。
15.到了湖北,方才曉得李統領因為京里有人參他攬權納賄等事。
16.世界上大事情可以隨便應付,偏是小事倒絲毫假借不了,譬如貪官污吏,納賄幾千萬,卻絕不肯偷別人的錢。
17.世界上大事情像可以隨便應付,偏是小事倒絲毫假借不了。譬如貪官污吏,納賄幾千萬,而決不肯偷人家的錢袋。
18.但是這位新墨西哥的州長在招權納賄調查中被指名。
19.他從前是個無惡不作的人,自得了那一次教訓后,便招權納賄,洗手不干了。
20.俄亥俄州國會議員鮑勃。奈伊已經辭職。奈伊在上個月阿布拉莫夫招權納賄調查中認罪。這位共和黨議員在立法者日漸強大的壓力下辭去職務。
21.局長向來不容行賄納賄之人,如果其下級發生此事,他更是怒目切齒,恨不成聲。
22.“蓋中國官員以貪贓納賄為常事,而潔己奉公為變例也。
※ "納賄"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