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安祿山反,張巡守睢陽,援絕糧盡,城陷被俘,罵賊,嚼齒穿齦(咬碎牙齒),被殺。
2.在古城周圍和古城內,有燧人氏陵、閼伯臺、三陵臺、張巡祠、八關齋、侯方域的壯悔堂等古跡。
3.張巡用極少的兵力抗擊大批的敵人,以弱制強,保為了江淮大地,等待著陛下大軍的到來。
4.張巡撫聽完這些,細想了想,不由連連點頭,倘真如此,果然有死里求生的希望。
5.如今,在同安區新民鎮柑嶺村,有“護山宮”,宮里供奉的清代漆線雕“護國尊王”,就是張巡,在臺北三重市有“護山宮”分爐。
6.張巡從中選了只大狼毫,在硯臺里沾飽了墨,大步走到墻壁前,懸腕,屏吸,揮毫寫下了“風起云動”。
7.張巡臨死時,面不改色,意氣洋洋,真是視死如歸。
8.白發蕭蕭臥澤中,秪憑天地鑒孤忠。厄窮蘇武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空。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9.六十多天中,張巡和士卒們一樣,衣不解甲,馬不歇鞍,受輕傷后就草草地包扎一下,再繼續作戰,打敗了叛軍的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10.天空碧藍如洗,陽光燦燦耀目;道旁田間,剛剛拔節的麥苗頭頂露珠,蒼翠欲滴,成百上千只叫雀在“張巡祠”。
11.張巡“捐生殉國,血戰以保障江、淮”的功績,“出顏杲卿、李澄之上”。
12.進明擇富貴而張巡擇功名,二人同榜中第,巡為探花而進明僅為進士,又同掌兵事,巡為天下名將而進明階在其上卻寂寂無聞,然而進明一生歷富貴,終老田園。
※ "張巡"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