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兩旁站著九卿四相八大朝臣,其他的文武官員在帥臺下邊文東武西,排班站立。
2.乾隆遂下諭批準大學士九卿等的復議,每年增支軍費銀300萬兩。
3.西漢的張釋之,位居三公九卿中的廷尉要職,掌管全國的司法。
4.裴徵在李斯的帶領下與丞相,太尉,內史,廷尉等位列三公九卿的幾個重臣一起繞過主殿,向掖庭走去。
5.從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從宋代。
6.獻帝建安三年(198年),獻帝征鄭玄為大司農,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給安車一乘,所過郡縣長吏送迎。
7.如在政府組織方面,從秦漢時期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再到明代的內閣制,都是對歷史哲學和經驗吸收與揚棄的產物。
8.每年仲春亥之日前一個月,就要由禮部報請耕耤日及從耕三公九卿官員名單,由鴻臚寺在先農壇耤田兩側立好典禮儀式及從耕官員的位置標識牌。
9.九卿是指太常,光祿勛,衛尉,太仆,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九個機構.
10.秦漢時期,皇帝掌握最高監察大權,并親自負責對三公九卿的監察,而三公九卿又負責督察郡縣,從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垂直監察體系。
11.據了解,這些秦代封泥勾勒出了秦代官僚機構的網絡圖,涉及“三公九卿”制度及一些當時的主要官職。
12.“三槐九棘”遂用作三公九卿的代稱。
13.明帝不僅對身邊的下級官員嚴厲,對三公九卿這些重臣的監督也很嚴格,每有過錯,就當面訓斥。
14.按照朝廷的規矩,正所謂刑不上大夫,要抄九卿以上官員的家,先要到黃門侍郎那里辦理圣旨,然后再去廷尉那里要火票,接著需要去大司馬那里借用兵符。
15.王思也是有才能的官員,但是瑣碎,不拘小節,做官做到九卿,封為列侯。
16.藍九卿郁悶的快要吐血,他像是三天兩頭就受傷的人呢?來找鳳輕塵就一定是受傷了嗎?阿彩?
17.雍正下諭讓“*理事務王大臣、九卿詹事科道,平心靜氣,秉公持正會議”,一番議論之后,眾大臣形成了結論,然而雍正卻并不同意多數人的意見。
18.雍正四年(1726)三月三十日,大學士九卿等奏食侍講俸之錢名世,作詩投贈年羹堯,稱功頌德,備極諂媚。
19.在皇帝*制時代,尚書房、軍機處之類的皇帝辦公機構,一般比三公九卿、宰相六部的權力要大,用咱老百姓的話說,實權都在這些地兒。
20.且說崔呈秀倚著魏監的聲勢,加了宮保,位列九卿,內外鉆謀的無物不送。
21.在中國歷史上,賣官鬻爵的皇帝不少,而漢靈帝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連掌握國家重權的三公九卿都明碼標價,并專門設庫貯藏賣官得來的錢財。
22.安京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晦深莫測,身處高臺之上堪稱名卿巨公的三公六部九卿更是如同大秦的十八根擎天巨柱,每個都是智計深沉的武道梟雄。
※ "九卿"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