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浪費一分田,丟失萬噸糧。土地是生命之根,愛惜土地是本。國富才能民強,國泰才能民安。6.25全國土地日:想安居樂業,請珍愛土地。
2.九分山水一分田,青山碧水兩相戀,既可欣賞秀麗的湖光山色,又可觀長城的清靈俊秀,還有綠樹紅花相伴身旁,使人有遠離城市喧器,回歸大自然的美妙感覺。
3.弟弟肖城南至今打單身,且身患脊髓炎,哥弟倆都居住在破落的土磚危房里,全靠耕種幾分田,做二三十塊一天的零星小工過日子。
4.“我們福聯村是水稻旱區,自流灌溉的農田很少,大部分田要抽水耕種。
5.秋田縣的調查方法是從稻田中逐塊割取植株的青苗法,與糧食廳采用的不分田塊進行的混合法相比,查出的濃度會明顯偏高。
6.渠帥,諸位將軍,那張岳分糧分田邀買人心,肯定是為了謀奪這濟南國的基業。
7.一棵果樹三分田,百棵果樹十畝園。民諺?
8.第二天,他就主持召開會議提出“抽多補少,抽肥補瘦”,解決分田不均的問題。
9.臺前有一畝三分田地,每年的仲春亥日,皇帝在先農壇行畢祭祀禮后,就去先農壇的觀耕臺來親自耕田,并觀王公大臣躬耕。
10.他們連夜抓鬮兒分牲畜、農具,又迅速丈量土地,艱難地邁出了分田到戶的第一步。
11.不論丟田還是分田戶都要出錢的。
12.青龍是山區農業縣,境內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13.在均田制度下,唐代職事官、散官、封爵、勛官等均可按品級受職分田和永業田。
14.唐時無論職事官或勛官、散官,均可按官品zhan有不同數量的永業田,職事官還可按品zhan有不等數量的職分田。
15.農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到村口的禾場集中,拈鬮兒,分田到戶。
16.這部分田園已經用柵欄隔開,以防牧畜跑進去。
17.王易點點頭,他知道唐初的土地政策,丁男及十八歲以上的中男每丁授永業田二十畝,口分田八十畝,年老及殘廢者口分田減半,女子也有一定的田畝授分。
18.三間磚瓦房清亮地挺立在那里,三分田園,花果蔬菜一應俱全,房前屋后,四致整潔,室內更是點塵不染。
19.關于授田,另有一說唐代前期農村實際給40畝其中口分田36畝永業田4畝,筆者這里以《新唐書》為準。
20.山東棲霞市素有“膠東屋脊”之稱,面積2017平方公里,主要地形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特點。
21.她開始磨鐮刀,又從集市上買回來一把杈子和一個筢子,分田到戶,這些農具家家都要準備。
22.在重新分配到戶之前,當時的農民還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比如評產、查田、評分田人。
23.拿到土地證后,我栽種了桉樹,并拿出一部分田種草,用于喂養幾頭牲口。
24.“收拾金”與“上杭”構成一行小字,而后“甌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毫端再起風暴,字體放寬放大直至最后收筆。
25.許倬云在談到江南士大夫家族時,曾講起自家的義田制度,即家族中富裕人家拿出一部分田畝,扶持家族中孤兒寡母的日常生活和繼續學業。
26.徽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地狹人稠,寸土寸金,徽州先民有良好的惜地傳統,“人家多樓上架樓,未嘗有無樓之屋也。
27.我再在在等米下鍋呢!!請客免談!我還想打土豪分田地呢。
28.打土豪,分田地,廣大農民興高采烈,地主階級的威風掃地出門。
29.我說,老百姓沒吃沒穿,溫飽解決不了,可憐得很,才決定要分田單干。
30.地處鳳陽的小崗村,新中國建立幾十年后,一些人仍然保留著年年外出討飯的生活習俗,能夠成為農村分田到戶單干改革的一面旗幟,自然與其習俗分不開。
31.林榮嘉宣布分田地之后,大營里一掃頹勢,無論是主力還是炮灰,個個擦掌磨拳,準備大干一場。
32.有一年,雨水不怎么好,田里和土地里都沒有什么好收成,一家六口人卻只能靠一畝七分田來維持生計。
33.秋分田野收獲忙,喜鵲喳喳報吉祥。玉米飽滿泛金光,南瓜滾圓味道香。愿你如秋分時的田野,金光閃閃,收獲滿滿,幸福吉祥!
※ "分田"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