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鄧艾則率軍搶占武城山(今甘肅武山西南)據險拒守,與之相持。
2.眾人聽得法正與孔明二人爭論,都聽得的云里霧里,唯有鄧艾以聽出了其中的奧妙,拍案叫絕,眾人皆驚。
3.改名風波之后,鄧艾頓悟了,不再執著于自己的口吃,既然不能伶牙俐齒、口若懸河,那就干脆做一個訥于言而敏于行的人。
4.鄧艾命天水太守王頎直攻姜維營地,命令隴西太守牽弘等人邀擊姜維的前部,而命令金城太守楊欣進擊甘松。
5.而鐘會、胡烈、師纂等人見鄧艾居功自恃,乘隙向司馬昭誣告其謀反,說他作的事情悖逆不道,已經露出叛亂的苗頭。
6.的鄧艾,最后為其自以為是的迂執及不知高低深淺,付出了一世英名和全家老少的性命。
7.鄧艾殺使者,兼程進軍,搶先奔赴樂嘉城(今河南商水境),建造浮橋,這樣司馬師到達后,才得以占據樂嘉。
8.鄧艾率軍攀登小道,鑿山開路,修棧架橋,魚貫而進,越過7百余里無人煙的險域。
9.陳泰與鄧艾軍會合后,分三路進至隴西,避開蜀軍,出其不意地繞過高城嶺(今甘肅渭源西北),進至狄道東南山上,燃火擊鼓與城內聯絡,守軍見援軍至,士氣大振。
10.六年冬,魏征西將軍鄧艾伐蜀,自陰平由景谷道旁入。
11.十月,鄧艾趁姜維被鐘會牽制在劍閣,率軍自陰平沿景谷道東向南轉進,南出劍閣兩百多里,鐘會也派部將田章等跟進。
12.鄧艾攻蜀,自陰平由景谷攀木緣磴,魚貫而進,至江油而降馬邈,至綿竹而斬諸葛瞻,遂降劉禪。
13.陰平小路皆高山峻嶺,若蜀以百余人守其險要,斷其歸路,則鄧艾之兵皆餓死矣。
14.鄧艾偷渡陰平,正是以次道之險而成其大業.
15.比及軍馬云集,鄧艾夜作一夢:夢見登高山,望漢中,忽于腳下迸出一泉,水勢上涌。
16.鐘會、鄧艾等先后被殺,魏軍將領在成都大肆燒殺搶掠,龐德的兒子龐會趁機為報父仇乘機沖進漢壽亭侯府將關家一門殺盡,關彝死于亂兵之中。
17.征西將軍鄧艾,矜功失節,實應大辟。
18.蜀后主劉禪驚恐失據,感到大勢已去,在主降派勸導下,派人送上皇帝的印綬,并寫信到鄧艾那里請降。
19.于是,敲山震虎之策便順理成章的實施,這才有了鄧艾偷偷摸摸劉山大張旗鼓的態勢,鄧艾是偷偷摸摸的實取迭部,而劉山則是大張旗鼓的震一震司馬懿這只老虎。
20.鄧艾乃是大漢數一數二的熊虎之將,有勇有謀,典、許二人也是武藝高強之輩。
21.薩魯一腳踢開曼妮婭,然后拉開房門,劈頭蓋臉就給鄧艾一頓耳光,然后才問道:“到底什么事?”。
22.此戰,鄧艾趁兩軍主力相持之際,率偏師出奇兵,進行大縱深迂回穿插,繞過蜀軍的正面防御,直搗蜀都成都,創造了中國戰爭史上著名的奇襲戰例。
23.鄧艾汗如雨下:“爵爺,恐怕不行,您是不是……”。
24.孝直略微向云長交代諸事,又在晚間去和子龍鄧艾姜維魏延交代了一些事情,讓他們各自盡忠竭力。
25.為誘蔣上圈套,劉斷言解放軍必學三國時的鄧艾,由陜入川,建議把防御重點由川東移向川北。
26.三國時期,魏將鄧艾伐蜀偷渡陰平,過此境,翻越摩天嶺.
27.,終歸不會如同陳步云一樣嗤之以鼻的了,雖然這鄧艾倫的人品不行,可是名頭與聲望可也是很大的啊,在凌江省可是赫赫有名的啊,發表學術論文上百篇,人稱著作等身。
28.郭淮從其計,遂采取圍城打援策略,命陳泰討蜀護軍徐質,鄧艾進圍曲城,切斷交通及水源,曲城蜀軍困窘不堪。
29.于是,朝廷下詔書派監軍衛罐逮捕鄧艾父子,用檻車將其送到京都來。
※ "鄧艾"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