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遠古夏朝時期,顓頊帝的裔孫受封與雙蒙城,其后代有的以雙姓為姓,形成雙姓;有的以蒙姓為姓,形成蒙姓。
2.此支周氏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開基始祖為周平王少子姬烈第十八代裔孫周邕。
3.此支吳氏,其開基始祖為廣平侯吳漢的裔孫吳遵。
4.堯山因堯的裔孫劉累立堯祠紀念先祖而得名,為天下劉姓發源地,后世劉氏宗親多來此地尋根拜祖。
5.堯山也稱大龍山,是堯的裔孫劉累立堯祠紀念先祖的地方,為天下劉姓發源地,又因山上眾。
6.北魏時,天水趙姓一支遷居洛陽,其后裔孫趙貴鎮守并遷至武川(今內蒙古)。
7.陳碧娘的丈夫姓許名漢青,福建晉江東石人,是唐德宗壬午科進士擢遷兵部尚書郎許稷的裔孫,中進士后授為文信郎。
8.伏羲氏裔孫中有個叫羲仲的,出于震位,世代執掌東方青陽令。
9.至1348年春,惠連公第十世裔孫高山公率族人進安溪境內,入青山碧野開拓家園。
10.董狐的裔孫董翳,秦末被項羽封為翟王,都高奴(在今陜西延安延河東岸),子孫遂居隴西(郡治在今甘肅臨洮)。
11.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先賢遺族,找到了舜的后代裔孫敬仲,把他封在陳地,世稱陳敬仲。
12.1935年1月18日,15歲的孔子第77代孫孔德成接到國民政府一道政令,上書孔子嫡系裔孫孔德成將由“衍圣公”改任“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
13.史丹裔孫東漢史苞的后代,于西晉末年的永嘉之亂時遷至河西健康(今甘肅高臺縣)。
※ "裔孫"造句CNDU漢語詞典查詞提供。